第104章 驕縱肆意,權掌天下 (第1/4頁)
漫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子監的主殿前,隆明帝坐在上首,下面百官隨行。
今日是文會的最後一天,帝王親臨,殿外的學子都頗為激動。當然,作為最後一日的辯論,定然極為精彩。
這樣的盛事文會,很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一次。當然對於下面的學子來說,不僅是文會百年難見,帝王更是難見,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清楚這也許是他們這一生中唯一一次見到龍顏。
學了文與武,貨於帝王家。這話雖然現實,但卻是無數學子一生的追求。
隆明帝坐在主座,下面百官跪坐。這席位頗為講究,誰離皇位近就代表著誰更得聖寵。本來離帝王最近的應當是皇子,這次卻不同,華陽公主力壓一眾皇子坐在了下首,對面就是閣臣首輔的蘇階,便是皇子也要排在華陽公主身後,可見帝王恩寵。
今日的文會其實在於儒法道釋四家之爭,但這個爭鬥顯然並不會太過激烈,隆明帝本人並不是宗教信仰者,雖然國內道家和釋家都有不少寺廟僧人,隆明帝也是有扶持之意,但對隆明帝來說這二者只能為君權服務。且兩家象徵,勢均力敵,隆明帝對二者並不太過干涉,制衡之意明顯。
至於儒法大爭,兩者雖有衝突,但大盛一直外儒內法,以儒學教人,以法學制惡,二者尚能並存。
隆明帝並無獨尊儒術的心思,也沒有廢黜儒家尊法的意圖,兩者更多的是在闡述各自的思想,企圖能被隆明帝更加信賴,提高自己學派的地位。
不管是哪家學說,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在為君王服務,所以獲得君王的垂青更為重要。
對於喬微來說,她歷來喜歡fa重於儒,當然她也明白儒家對於治世的重要意義,法家善於強國,可儒家卻善於穩定世事,對於王朝的長治久安來說,儒家比法家更為合適。
不過現在這位新上臺的法家學者讓她頗為喜愛,特別是眼前這位叫韓明的學子,讓她頗為意外。
“立法貴乎天下人盡知,何必飾其文義?”韓明對著隆明帝高聲道:“學生以為當今天下的法度太過繁複,以文飾義,法條苛繁,不利於繁簡辯證之道。”
隆明帝和喬微一樣,對這位韓明的話頗有興趣,他對著喬微使了一個眼色,喬微心領神會,對著韓明問道:“你以為當如何?”
“學生請陛下更定科條,直書其事,勿要假以文義,簡其科條,使百姓聞之必悟。”
聽了這話,喬微更感興趣了,這年頭有普法精神的人並不多了,這還是她見過的大盛普法倡導者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