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六日 (第2/6頁)
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會享受生活,在大家還用竹片上廁所的時候,貴族們就已經開始用絲綢了,廁紙發明以後貴族就從用絲綢改成了用紙。
我曾經研究過當年皇家的馬桶,中國的馬桶在那個時候遠遠超過西方。西方的馬桶、下水系統等都是後來才有的。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家都是早晨起來直接就把那些東西從窗戶潑到外頭去,這都是真事兒,還曾經出現過由於下大雨,潑的東西太多,差點兒把人淹死的事情。中國的皇家一直都很講究,皇家的馬桶講究兩點,一個是不想看見,一個是不想嗅見。怎麼才能做到不看見呢?馬桶的下邊放一層水銀,大家知道水銀有這種功能,就是固體掉進去以後,它就淹沒在水銀底下找不著了。這個味道怎麼解決呢?用羽絨,現在大家都穿羽絨服,以前這東西用在皇家的馬桶當中,用非常軟、非常細的羽絨鋪在水銀上面,羽絨非常吸味,所以這固體掉在水銀中看不見了,氣味也被羽絨吸走了。
皇家當時的如廁用具是絲綢手帕,皇家貴族就是這麼奢侈。後來有了紙以後,大家就改用紙了。
上面說的這些當時只是貴族們在用,普通老百姓什麼時候才開始用上紙的呢?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帶我去鄉下看,讓我去了解農村,我們那一代人受的教育都是一定要了解貧下中農,所以我五六歲的時候,就跟家裡人去農村。我去的是北京的農村,北京的延慶,還不是非常貧困的農村。當時貧困成什麼樣子?不要說紙了,連吃的東西都很少。我記得村民們冬天就是吃很硬的玉米麵餑餑,除了玉米麵餑餑之外,就是白薯,因為白薯的產量高,一畝地能夠產很多。村裡的老鄉說:“你們是城裡來的,你們吃這個玉米麵餑餑吧,我們吃白薯。”我吃了一口,根本就咽不下去,我說:“得了,叔叔阿姨們,我來吃白薯吧。”因為當時覺得烤白薯還挺好,但是大家別以為這是城裡的烤白薯,偶爾吃一頓行,你頓頓吃試試。我在農村待了三天,天天吃烤白薯,吃到最後都往外漾酸水。
在農村最可怕的事兒就是上廁所,那是我小時候最尷尬的一次,因為都習慣了上城裡的廁所,結果一看這農村的廁所什麼也沒有,就後面牆上鋪了一塊石頭,後來我們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說這叫“發憤圖強”。我還記得當時上廁所是什麼樣,那時正是春節的時候,大概是初五初六,天還下著雪,地上有雪,我在雪地裡蹲著行走了大概有五十多米,一直摸到人家堆玉米稈子的垛那兒,那兒有很多玉米葉子……
再說一件和廁所有關的事情。一直到現在,包括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公共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