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四個世界番外 (第1/10頁)
與歸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題:【閒聊】有人和我一起蹲“考古檔案”第九期嗎?本期講述宣朝初年最新文物研究成果!
如題。
去年修地鐵發現的宮殿遺址,裡面找出好多文物,終於官方出節目系統介紹了。
上回新聞x播說是據專家考證,該宮殿遺址應該是一千三百年前宣朝初年的宜馨園。
LZ作為宣太-祖粉一枚,現在心情十分激動。太-祖可以說是華夏曆史上難得的好皇帝了,可能因為他是邊軍將領出身,見慣了百姓疾苦,即使是後來成了皇帝也不改初心,從來不奢靡,對古玩珍寶一概沒興趣,最多就是喜歡吃點好吃的看點小說。雖然華夏自古就有“民貴君輕”的說法,但真正把這句話說出來的皇帝,他老人家應該是第一個吧?還是唯一一個?他也是第一個親口承諾“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皇帝。他在位二十五年,除了某兩次為了賑濟特大水災旱災,對太平的地方加稅,幾乎就沒有加過農民稅賦。而且他除了必要的水利交通還有邊關堡壘,從不大興土木,所以當時的徭役也減輕了。
這不算完。有人說華夏對匠人的輕視和對科技的不重視,是從宣太祖改變的。他自己就很喜歡研究科技,而且力排眾議推行工部改革,允許有重大技術突破的匠人在工部做小官——雖然都是七品以下,但還是驚動了整個朝堂。當時整個文人集團都抱團反對,但太-祖還是堅持推行下去,只不過妥協了一下只允許匠人在工部任職,但這事實上改變了匠人相對低賤的社會階-級地位。他不僅僅自己重視科技,也培養得後來的太宗重視科技。對匠人的任用拔擢,還有對科技的重視,歷經宣太宗、宣仁宗等多朝逐步發展,最終在宣朝末年點燃了工業革命的火種。如果不是宣朝末期腐敗奢靡之風大盛,導致農民起義、工業革命程序中斷,不得不在臨朝重新艱難發展,說不定咱們華夏就趕上近代列強那一波騰飛了。
也是在宣太-祖在位時期,今天的邊境三省和中央關係徹底得到鞏固加強。不知道是不是也因為太-祖他曾經是邊軍將領,其他皇帝都不太重視的邊境和少數民族問題他特別重視,幾乎是一手推動了中央地方行政體系規劃改革與軍事體系改革,然後大力促進邊境民族融合。
之前的狄人和中央政權總是分分合合的,但是從宣太-祖往後,雖然有過矛盾,但總體而言一直到臨朝結束,國家統一性都是確保了的。
最後讓我吹一下太-祖他老人家對權力的處之淡然!權力這麼讓人容易迷失的東西,多少英明神武的皇帝都折在這上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