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十字街口,蘇家茶坊的生意,這段時間興隆了不少。
這座茶坊的歷史,極為悠久,幾乎和潘樓相去不多。能夠作為東十字街口鬼市子的一部分,這座茶樓的格局,自然差不到哪兒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茶樓裡,唱的是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正合了眼下西北風煙大起的形勢。
才方未時,茶樓裡已是賓客絡繹不絕。除了一些官宦子弟在這裡聚會之外,就是潘樓街書畫行的人物,也來這裡飲茶。蘇家茶坊本就是個高消費的地方!在日前的唱賣《醉羅漢圖》後,更是上了一個臺階。
不僅有了女伎伶人唱曲彈奏,還有各色名茶糕點供應,收費也自然水漲船高。
在此喝上一壺茶,再聽一段小曲,花費總要數百錢,所以不是普通人來的地方。
而那些光臨茶樓的客官,其實也不為聽曲品茗,更多是為了探聽訊息。
鬼市子上又出了甚底至寶,又有哪位高官要員來京,哪裡又來了個腰纏萬貫的好事家,何處會有詩詞聚會……諸如此類的訊息,往往都能在東十字街的茶樓裡聽到。潘樓街書畫行的玩家和商家,也正是透過這裡,獲取各種各樣的資訊。有時候,玩家和商家也能在茶樓裡面達成交易,幾千幾萬的買賣,便在絲竹曲樂聲中做成了。
也正是這許多因素共同作用,東十字街口的茶樓,就顯得格外熱鬧了。
“蘇大郎,今個這樓裡怎地恁般多人?”
在茶樓靠窗的位子上,剛剛和人玩了一場蹴鞠的高俅,拉住了蘇大郎,好奇地打聽詢問。
“高大郎,你還不知道吧?我們潘樓街上最近又出了個大畫家。”
這蘇大郎原來和高俅也是熟識的。高俅能夠當上蘇東坡和王詵的書吏,還能寫一筆好字,又有一定的詩詞歌賦功底,還會使槍弄幫,自然是有點出身的。
他其實也是禁軍將門的“邊角料”,和潘孝庵潘大官人相差不多,只是潘孝庵有個會做買賣的爹,而高俅沒有攤上好爹。
而世代釀醋的蘇大郎家自然也有些背景,能在開封府這個地界立了一百多年的買賣,沒有背景可能嗎?
他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把閨女送進了宮,做了太宗皇帝的妃子。從真宗朝開始蘇家老醋的歷代主婦,都是從趙家宗室中迎來的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