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為盟主“echoss”加更) (第3/5頁)
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政。”
王調鼎又問:“如何教化萬民?”
趙瀚解釋說:“我欲求天下大同,便尋來志同道合之輩,令他們宣講天下大同的道理。這種道理,不能太艱澀,要老百姓也能聽懂。光說還不行,得給百姓分田,摒除苛捐雜稅。如此,便能萬眾一心。你是官兒,我能做的,你不能做。”
“是啊,我不能做。”王調鼎黯然,他確實沒法給百姓分田。
當然,王調鼎也分過。獻縣匪寇眾多,好些地主被殺,他剿滅賊寇之後,也給流民分了土地。
但頭一年分給農民,由於苛捐雜稅太重,第二年就被大地主兼併無數。
王調鼎又問道:“如何能官民一心?”
趙瀚笑道:“百姓不傻,若是好官,他們自然擁戴。怎樣把官都變成好官呢?一要給官員立志,讓他們明白,做官不是為了人前顯貴,也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濟世救民。二要選賢任能,要賞罰分明。有能力的上,沒能力的下,功績卓著便該升官。”
“這麼簡單?”王調鼎疑惑道。
趙瀚說道:“天下間,許多道理都很簡單,真正困難的是能不能做到。朝廷能做到選賢任能嗎?朝廷能做到賞罰分明嗎?”
王調鼎默然。
就拿王調鼎自己來說,他在獻縣剿匪、修築城牆、安置流民,隨便哪樣政績都該升官。結果呢?幹滿了三年,只因沒給文選司送禮,就被平調到廬陵縣來——這個職位,無人敢受,都知道府縣兩級官員,已經被反賊給殺光了。
暗自嘆了口氣,王調鼎拱手問道:“趙先生如此大才,不知師從哪位名儒?”
這個問題不能回答,趙瀚調皮得很,低聲說道:“我冒充是秀才,其實就一個童生。這可丟人得很,你莫要出去到處說啊。”
王調鼎被逗笑了,說道:“趙先生主動退出府城,是想今後接受招安嗎?”
“我為什麼要招安?”趙瀚反問道。
王調鼎說:“半縣之地,還能抵擋朝廷大軍?而今,李巡撫正在征討都昌反賊,待到討賊成功,便能練出強兵,屆時趙先生如何自處?”
“嗙!”
趙瀚猛拍桌子:“我八百士卒,就敢攻佔府城。而今數千精兵,若是把我惹毛了,便去把南昌打下來。那位李巡撫,能練多少兵出來?如今,我治下之民,十二歲以上丁口,已有六萬多人!若是強行徵兵,能徵出一萬五千之數!”
“我又不是沒打過仗,”王調鼎表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