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服飾 一 文明與野蠻 (第1/7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strong>人命關天</strong>
吃飯是頭等大事,穿衣這事也不小。
有句老話,叫“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老話也不一定就對。人生在世,豈能就是“吃穿二字”?但人活在世上,不能不吃,不能不穿,倒也是事實。所以,飲食和服飾,就不但都很重要,而且還有瓜葛。
奇怪,穿衣戴帽和吃飯能有什麼關係呢?偏偏就有。比如“服”,就有“吞食”的意思,如服藥、服毒。只不過只有吃藥包括吃毒藥才是“服”,吃別的就不算,但好歹是“吃”。還有修飾,也並不簡單地只是穿著打扮或體面好看,也和吃飯有關的。上古沒有“修”字,只有“惰”,兩字相通,惰就也就是修,而惰的本義則是“乾肉”,或加香料製造而成的乾肉。它的字形,是一個人拿著一把錘子面對一大塊肉,表示“捶而施薑桂”的意思。不管什麼肉,總要先洗乾淨以後才好晾曬,所以惰這個字又有洗滌的意思。如果把十條幹肉捆在一起,就叫“束惰”或“束脩”,是古代諸侯大夫相互饋贈的禮物,也是學生向老師致送的酬金。所以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修惰是“製造乾肉”,飾則是“擦拭飯碗”。“飾”這個字,本義是“拭”,也就是拂拭、清潔。從字形看,是一隻手拿著一條餐巾,在拂拭食品或食器上的灰塵和汙垢。《周禮?地官?封人》說:“凡祭祀,飾其牛牲”,這裡的“飾”便是使其清潔之意,不是裝飾打扮。所以修洗滌和飾擦拭也可以連起來,叫“修飾”。
修飾不是可有可無的,也馬虎不得。古時,一個人如果沒有好名聲,就叫“脩名不立”;而一個大臣如果搞腐敗,犯了貪汙罪,也不叫“不廉”,而叫“籃簋不飾”。籃fu,長方形,是一種古代食器,青銅製,有蓋有耳,用以盛黍稷稻粱。簋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