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峨落馬 (第6/6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一方面,那麼多人南南北北的來往,沿途可能停靠遊玩吃飯消費,這就給大運河沿線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契機。
很多沒有土地的人就靠著大運河吃口力氣飯、運氣飯,日子緊巴巴的倒也能過下去。
明代中期以後,包括整個清代,其實都有很多官員提出大運河執行成本太高,修繕難度太大,對於大運河的現狀十分不滿。
就拿漕糧來說,運河不少河段水淺,大漕船逆流而上,需要養著數萬的民夫漕工拉縴,人力漕船行船緩慢,江南漕米運到京師,發黴變質者比比皆是。
很多官員提出應該效仿元代採用海運策略來節省成本,可始終無法成功。
究其緣由,也很簡單。
朝中有大量的河道官,疏浚運河對他們來說既是升官的政績,又是從中貪汙**撈銀子的機會,停止漕運,只會讓他們失去升官發財的機會,他們肯定不答應。
至於靠著運河吃飯的那麼多人,一旦沒了運河的生計,也不知道要多出多少沒飯吃的流民,這些流民又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變成亂民,發起暴亂。
朝廷為此顧慮重重,始終無法解決運河問題。
而放到眼下,運河從江南段被蘭芳截斷,漕運船隻南北斷航,靠著運河吃飯的普通人們很快就感受到了寒風凜冽。
再有人帶回了不明船隻截斷運河的訊息之後,大量流言開始傳播,揚州府人心惶惶,人心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