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抗戰觀察者 !
最讓委員長鬧心的是史迪威這個米國人,有事沒事的總是指責他不懂軍事,純粹是瞎指揮指揮,總是把‘精’銳部隊調到到後方,而不是在前線作戰。-- 可他一個外國人懂得什麼?東方哲學的奧妙又豈是西方人可以明白的?
還說什麼和延安平分援華物資,增強抗戰武裝力量,史迪威真是傻得可以。你米國人什麼德行當我不知道嗎?還想從我手中要絕對指揮權?哼,我堂堂民國大元帥還比不了你一個小小的四星上將?真是豈有此理。
杜文成兵進山西,或者也是一個機會,手下這些個將軍打仗或許不行,搶地盤還是很拿手的。杜文成只有三個師的兵力,能打不能守,正好便宜了國府。要是他能快速‘挺’進東北,在日本人投降前搶先控制這些地區,也會讓戰後的國內形勢更有利於我。
想到這裡,他的嘴角顯‘露’出一絲微笑,隨手在便籤上寫下一紙手令:命令新二軍即刻向山西靠近,任命衛立煌為中緬聯軍副總指揮,偕同閻錫山元帥指揮中緬聯軍在山西作戰。
閻錫山曾任第二戰區總指揮,衛立煌則是他的副總,委員長再次將二人放到一起,自然是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增強雙方的合作。
委員長的算盤打得‘挺’響,可杜文成卻不願意讓委員長過早地進軍東北,為此他命令先遣軍放緩戰爭的程序,穩紮穩打,年底前收復整個山西即可。
閻錫山對於這個命令確是非常鬱悶,放緩進攻可以理解,先遣軍只有三個師的兵力,過於追求勝利的結果無疑會加大部隊的損失。可是放緩解放山西卻讓他有些牴觸,現在,整個中國都知道了他閻錫山回來了,要是不能儘快解決山西問題豈不是丟盡了自己這張老臉?
恰好衛立煌從雲南飛到山西,倆個老搭檔相見不免要把酒言歡。說起山西戰場,閻錫山試探著問起了比自己小十幾歲的衛立煌的態度。
“俊如老弟如何看待目前的局勢?”
“長官說笑了,俊如此次奉命配合貴軍作戰,自然是唯長官馬首是瞻。”
閻錫山不悅,悶悶地喝了一口酒。“俊如實在掃興。”
衛立煌看出了閻錫山的心思,對於這位老長官他還是很瞭解的,遂沉‘吟’道:“非是俊如掃興。實在是不知怎樣說好。長官求戰心切,意‘欲’一舉平定山西。心情可以理解,我輩軍人誰不想盡驅倭寇,光復山河?可惜這世界上已經很少有純粹的軍人了。”
很少有純粹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