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雪尋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宿。
一路上。馬車都以較快速度行駛在京都北大門延伸出的官道上。
因為這條官道的特殊修築工藝,馬車即便行速較快,坐在車內的人也不會感覺到多少顛簸。這樣的路況,除了能很好的保證行商車隊的運輸質量,遠行的旅人也能因此獲益不少。
可是,當馬車行近宏都。在離到達宏都城門大約還有一個時辰的路途時,馬車行上宏都主建的官道,車身便漸漸變得不再平穩。
京都離宏都。相距將近三百里路,但這兩座都城之間,並未將那條軍事工藝參與修築的商道完全貫通。
常在四方走車的車伕或許已有感悟,那種軍工官道由京都延伸而出,但明顯是偏向南方修築。向西次之,向北則修得最短。
國朝對道路建設的‘偏心’。曾有人因此猜測,這或許是南昭皇帝防範著北國的用心所致。
這樣結實耐用的道路,在和平年代或可向南昭國內四通八達地輸送各種物資,但若到了戰事起時,則極可能會變成一把雙刃劍,劈架在國域大地上,傷人還是傷己,全看運用這把劍的人‘手’上的斤兩。
南昭皇帝是軍人出身,並且年輕時的武職正是在北疆戍守邊防,雖然在他的任職時間之內,當時的南周朝廷沒有真正與北雁朝開過大戰,但在邊防上,因為邊軍擾民劫掠而生的小戰是常有的事。
有著這些年輕時金戈鐵馬的經驗,以及戰士們用鮮血塗抹出的戰鬥歷程,如今的南昭皇帝對北國的軍方實力,心裡有一個較為清楚的概念。
大業帝國算是南周朝的前身,如今南周朝廷也已傾覆,但對於現今南昭的爺爺輩領主,關於大業帝國的軍事實力為幾何,那些最初的文獻記載雖然在經受數百年時間的洗禮後,已經損失了很多,但能夠找到的關於大業帝國的軍方記載,其內容所描述的場景,都是令人細思直覺驚訝震撼的。
而紮根於北地,一直沒有什麼大動作,但也一直沒有停歇對朝南國境線進行騷擾的北雁國,是傳說中獨家完全繼承大業帝事機能的國家。
對於這個一直在民間廣泛、不斷傳播的說法,沒有人能有自信與拿出證據推算出其真實度。包括現在南昭的君主,琢磨起這事,心裡也是三分信、七分疑。
南昭皇帝當年在北疆戍邊時,雖然跟北雁的戍邊將領打過幾場中小型戰役,但他對北雁國的軍事實力所估測的深度,也只是全都從外圍獲得。
他在北地待了十幾年,平時除了偶有帶兵與北雁軍方進行不友好交流,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