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萬眾一心齊催更 (第1/4頁)
心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神文啊,神文!如此奇才出現在我大清,這是社稷之福啊,萬民之福啊……皇天祖宗保佑啊,原來洋人征服大海經歷過這麼多的磨難啊?”
“可恨啊,可恨!此書怎麼不早點面世,我們也好早點知道洋人的底細,又何至於一腦袋漿糊,讓洋人這麼欺負啊……但是怎麼還沒寫完就印出來了?後面的文章呢?”
“無恥啊,無恥!這個叫肖樂天的傢伙太不要臉了,怎麼沒寫完就要印書呢?而且看看這印刷質量,就圖便宜了?後面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這個印加帝國遇到西班牙人之後發生什麼事情了……太監,你這個死太監!”
在同治四年的二月二,正是龍抬頭的時候,這天北京的老少爺們要吃春餅,還有那些準備開蒙的孩子也會在這一天喊幾句‘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的俗語,給自己一生的學業討個好口彩。
不過今年的二月二卻出了那麼一件小小的怪事,北京城的各大書攤突然出了一本叫做《西行漫記》的書,作者毫無名氣而且名字起的真是俗不可耐。肖樂天?您看看,大清朝的文人那個不是寫自己的號啊,最不濟也要用自己的字,從來沒聽說過用本名的,而且還是那麼土的名字。
不過這個叫肖樂天的,口氣可是大的沒邊,他居然在京城每一間書局門口都擺放了一塊木板,上面一行大字差點沒把當時的文人們給氣瘋。
“歐遊二十載,西學我最強。誰能評錯漏,紋銀五千兩。”
好大的口氣,就這個破書居然敢說是西學最強?魏源的海國圖志都不敢吹的這麼厲害,當然了那時候的清文人也沒有幾個人願意看這種介紹西方知識的書籍,科舉又不考,平時酒會、詩會上也用不到,所以西學在當時的大清還真沒幾個人願意學。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的,在內陸省份,在那些對西洋人勢力沒有直觀感覺的地方,人們肯定是不會在意西學的。但是在北京、上海、天津……這些被迫開關的城市裡,讀書人可是深切的感受到了洋人的厲害,他們心中對西學還是非常憧憬的。
比如說北京城,四年前火燒圓明園的慘景還在眼前,人們迫切的希望得到洋人強大的秘密,可惜的很當時的大清就是沒有一本能夠系統介紹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乃至於風俗的書籍。
西方的傳教士們也不是不想跟大清的讀書人交流,可是東西方完全是兩套文化體系,都各有各的淵源,不是真正從根子裡面挖,想從半截學那就只能是一知半解。魏源的海國圖志為什麼得不到重視,原因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