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偏才 (第1/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涓說:“高見倒是沒有。就是覺得有點兒美中不足, 水量充沛的時候,這筒車尚能靠水力帶動,設若水力不夠, 筒車就只能停轉了。”
蕭彧點頭:“的確如此。你可有法解?”
王涓說:“這世上能御力者,莫過於人、畜、風、火、水、土。”
蕭彧意外地挑眉:“你說的人、畜、風、水我尚能明白,這火與土如何御力?”
王涓說:“火能生熱, 能使生食變成熟食, 能使硬鐵化為鐵水,這便是力。土雖靜止不動,但植物種子埋進去, 便能長大, 動物屍體埋進去,便能腐化,這也是一種看不見的力。”
王啟忍不住呵斥:“王涓,休要在陛下面前胡扯!”
蕭彧卻連連點頭:“說得甚是有理。我以為這些可以用一個更貼切的詞來形容, 叫做能量。”
“能量?”王涓以手捏著下巴, 細細咂摸,許久後拱手, “陛下聖明。確乎都是一種能。”
蕭彧知道,王涓是一個對自然物理現象極度感興趣且樂於去思考鑽研的人,要是好好引導,沒準還能成為一個大家呢。
蕭彧說:“你方才說到筒車的不足, 可有法能彌補?”
王涓說:“筒車需充沛水力才能推動, 但每逢秋冬時節,降雨便會減少, 河流水面下降, 筒車便無法催動。但秋冬時節往往多風, 可以在筒車上安裝風葉,有風力帶動,便可御使筒車繼續轉動。”
王啟說:“荒唐!河面水位都下降了,還轉動筒車作甚!況且秋冬時節已經無需灌溉了。”
王涓據理力爭:“五叔,這筒車的功效分明就不止灌溉,還有舂米。秋冬是無需灌溉,但人還是要吃飯的。”
蕭彧拍手鼓掌:“妙極、妙極!只是這風車小王先生可想好怎麼改了?”沒想到王涓還想到造風車,真是挺令人意外。
王涓說:“這還需嘗試才行。”
王啟聽見蕭彧管王涓叫先生,便知道這王涓還真對了蕭彧的胃口,趕緊不說話了。
蕭彧說:“那小王先生便去試驗一番吧。小王先生若還有其他的發明創造,不妨也拿來讓我開開眼界。”
說到這個,王涓就扼腕:“從建業走得太匆忙,我那些寶貝都沒來得及帶走。”
蕭彧嘆息:“確實可惜。小王先生都做過什麼?”
王涓說:“那就可多了。最遺憾的便是沒把我的冷壺帶來,廣州天這麼熱,冷壺正好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