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變法 (第2/5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府中的侍從也紛紛改口管阿平叫殿下。阿平總反應不過來,別人叫他,他還總是糾正別人:“我叫阿平,不叫殿下。”
於是大家便叫他阿平殿下,他才慢慢接受下來。
阿平四歲了,他很聰明,個子長得也比同齡人高一些,在家沒玩伴,非常寂寞。
蕭彧決定等秋季開學時,送他去學塾上學,也不為上學,主要是讓他有玩伴,而且跟平民接觸,能夠熟悉普通人的生活狀況,瞭解民生疾苦。
今年風調雨順,又換上了雜交稻種子,廣交崖三州的早稻獲得了大豐收。蕭彧十分驕傲,覺得自己所學總算沒白費,真正為百姓帶來了福祉。
未料這日閔翀跟蕭彧反應:“今年糧食豐產,價格暴跌,官倉是否要購入一些糧食?”
蕭彧便問:“糧價是多少?”
閔翀說:“糙米一斗只需十文,比去年跌了三分之一。”
蕭彧皺眉:“今年增產的糧食最多也就三分之一,糧食怎麼跌得如此嚴重?”按理來說,雜交稻增產,會讓一部分缺糧的農民不用擔心餓肚子,也不會多出太多流入市場,怎麼會跌這麼嚴重。
閔翀說:“我著人去打聽了,不少地主今年開始不收糧租,改收現錢了。佃農為了換錢,大量糧食湧入市場,價格就低了。”
蕭彧敏銳地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農民增產,家家不缺糧食,市場上就不會需要太多的糧食。價格確實會壓得便宜。你去調查一下,都是誰在收購糧食,看是不是北邊來的商人。”
他擔心是北邊來的糧商在低價購糧,將來這些糧食就會成為對抗自己的戰略物資。
閔翀立即領會了蕭彧的意思:“臣明白了,這就派人去調查。”
兩日後,閔翀回來彙報,北邊來收糧的也有,但並不多,主要是本地的地主在收購。
自去年至現在,廣州一直在宣傳防治北邊來的天花,對北邊來的商船查得很嚴格,商船沒有官府出具的文書是無法跟廣州當地人做生意的。
蕭彧眉頭緊鎖:“這些大地主不缺糧食,他們為何要低價收購糧食?恐怕這糧價也是他們壓低的吧。”
閔翀笑道:“陛下聖明,糧價就是他們壓低的。”
蕭彧冷笑:“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歉年收糧,豐年收錢,什麼規矩都是他們定的,簡直豈有此理!”
“可不是,這些地主有的是糧倉,囤積糧食等待賣高價。”閔翀說。
百姓好不容易多收了三五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