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下雪 (第1/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西新城區自八月開始規劃, 九月起動工,計劃三年內完工。見慣了基建狂魔的速度,蕭彧覺得這個時間跨得有點長, 畢竟只是在平地上修房子。
但是想想當今的生產力和生產工具, 也只能認了,畢竟什麼都靠手工和人力的年代, 任何大型工程都只能靠時間慢慢去打磨。
一有閒暇, 蕭彧便會去工地視察一下進度,順便看看有沒有能夠改進技術和效率的地方。
沒想到還真有他的用武之地,他叫來工部郎中王涓,授意他用滑輪來往高處搬運磚塊與木頭等建築材料。
王涓試著做了滑輪,果然既省力又高效。對蕭彧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陛下真是什麼都懂, 簡直就是無所不能的神仙。
在蕭彧的指點下, 他繼續將滑輪加以改進, 弄出了更省力更好用的滑輪組。他又繼續增加滑輪,但發現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反而不如少一些更省力。
這很令他費解,便去問蕭彧。
蕭彧說:“可能是太多滑輪反而加大了繩子與滑輪之間的阻力。”
王涓點頭:“這大概就是過猶不及吧。”
滑輪組的運用在新城建設中大力推廣開來,蕭彧希望它的運用能夠提高效率,縮短工期。
不過有些事人算不如天算,一向氣候溫暖的廣州今年天氣有些反常, 進入十一月後,就時常有大風與陰雨天氣,竟讓蕭彧有了許久都未曾體驗的寒氣入骨之感。
天氣不好, 工地自然得停工歇息。百姓也閉門在家烤火, 抵禦嚴寒, 因為廣州還沒有像崖州那樣大面積推廣棉花種植,僅有一小部分地方普及了棉花。
蕭彧剛解決了百姓餓肚子的問題,馬上就迎來了穿暖的考驗。他不得不命人將崖州尚未紡紗的棉花運來廣州,賣給百姓縫製棉襖棉被。儘管杯水車薪,但能改善一些是一些。
明年必須要在廣州和交州全境普及棉花種植,家家都要種一些,解決穿衣蓋被的問題。
書房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帶進來一股寒風。
正在批改奏章的蕭彧抬起頭,看著穿著披風與鎧甲的裴凜之,趕緊招呼他:“冷不冷?趕緊過來烤烤火。”天冷得人說話都能撥出熱氣,他估摸著溫度已經接近零度了。
裴凜之大步走過來,將大掌籠在炭盆上烤火。蕭彧看著他凍得有些發青的手背,用自己的雙手握住了他的手,果然十分冰人。
裴凜之感受蕭彧掌心的暖意,怕凍著他,迅速抽回了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