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辻行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章 墜落的身影
從上空俯瞰,那個深山老林中的小湖就像是猿猴或人類的足跡,能清楚辨認出“五個腳趾”和“腳後跟”。難怪當地人稱其為“大猿猴的足跡”。
“視點”不停地無規則旋轉,忽大忽小,時急時緩,降落到位於該湖“腳後跟”部位的小島上。黑暗館就位於這個小島上,當時天色己暗,整個建築顯得更黑。
“視點”降落下來,在薄暮中滑行,衝著黑暗館一樓一間開著窗戶的房間飛去。
屋子裡燈光昏黃,有兩個人。一個人身材細長,20歲左右,站在窗邊;另一個人稍微高點,年紀看上去也大些。
“視點”滑進屋內,與前者的視點重合在一起。
1
當時是9月3日——白晝和夜晚的長度基本相同——傍晚時分。我正站在別名“黑暗館”的浦登家的一間屋子裡,心不在焉地望著窗外。
這個宅邸佔據了整個湖中小島,大致說來,由四幢建築組成。
當時我所在的東館是木結構、西洋風格的兩層建築。它最靠近小島入口處,堪稱整個宅邸的“正面形象”。整個宅邸的入口當然就設在這裡。
據浦登玄兒介紹,在四幢建築中,這個東館和位於最內裡的西館,年代久遠,其歷史可似追溯到明治後期。
不僅是年代久遠,外觀也很奇特,和聽說的一樣:黑屋頂、黑牆壁、黑門、黑窗戶,不管是誰,看到這個黑色外觀的建築都會感到驚異。而且,雖然建築整體是顯著的西洋風格,但透過奇妙的安排,也揉合了傳統式建築的樣式和技法,隨處可見。這引起我很大的興趣、在文明開化時代,日本各地興建了許多“仿西洋式建築”,這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快到下午6點20分了。我和浦登玄兒兩人在東館二樓的一個西洋式大房間中,玄兒把這個房間叫做“會客廳”。
窗戶上鑲著可以上下移動的毛玻璃,外側是黑百葉窗。當時窗戶大開著,外面的夜色越來越濃:昏暗中,在茂盛的庭院樹叢的對面,能看見一個更加黑糊糊的塔。
塔孤零零地屹立在那裡,和這邊的建築有一定的距離。塔不是很高,雖然沒有靠近看過,無法斷言,但估計也就相當於三四層樓高。
塔的最上層好像有個小露臺,黑糊糊地凸出來。突然——
我看見一個白色的身影在那裡移動。
“哎……”我不禁嘟嚷起來。
那是什麼?難道那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