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靈騎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這麼一改裝,內部空間其實更擁擠了一些,畢竟多塞了一個人進去,所以這種坦克的炮塔更大了一些,裝甲也更薄。
這種訓練坦克幾乎沒有裝甲,正面側面後面的鋼板厚度都只有10毫米,整車重量其實也就只有4噸而已。
比起裝甲汽車,它的防護水平並沒有任何提高。甚至在正前方,還有一些退步。
不過,它並非一無是處,因為作為一款訓練用坦克,它使用的新技術,讓操控者們,熟悉了坦克的基本原理。
比如說,這款被大唐集團同樣命名為1號坦克的訓練用坦克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履帶。
這種全新的,以負重輪、拖帶輪、誘導輪與主動輪加上履帶為基礎的行走機構,賦予了坦克無與倫比的越野能力。
在見到這種裝置之前,沒有人相信被厚重鋼板保護的車輛,可以在荒郊野外如履平地。
所以,各個國家都不太重視裝甲車輛的開發,最多也就只是購買了一些裝甲車衝門面而已。
現如今的裝甲突擊戰術,侷限於沿著公路,使用裝甲車掩護卡車與步兵快速突進,其戰術價值並不高。
只要遇到戰壕,或者簡單的障礙物,裝甲車就會失去作用,有的時候甚至不需要這些阻攔,原始的裝甲車大部分會自己拋錨在路上。
沒辦法,為了保證裝甲車的防護能力,設計者會在車輛周圍安置大量的鋼板。這些鋼板增加了發動機的負荷,影響了散熱,自然增加了故障率。
汽車為了增加散熱效率,進氣格柵往往設計在車頭正前方,而專業的坦克,則是把散熱格柵調整到了車尾炮塔後方,開口向上。
為了增加散熱效果,還要給發動機上風扇,加快空氣流動,這都是一點點積累下來的技術經驗。
等使用者根據經驗,自行調整,最終尋覓出合理的扇熱佈局,估計需要一年甚至三年的時間。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中,汽車才剛剛問世一年多的時間,裝甲汽車更是新鮮玩意兒,不少人連看都沒看過實物,哪兒來的使用經驗和改進方桉?
說實話,這些使用裝甲車的新潮的部隊,自己連掀開發動機艙蓋加潤滑油可能都很緊張,根本沒有勇氣去想什麼因為所以……
一輛這樣的訓練坦克,可以訓練3個成員,一個駕駛員,一個炮手,還有一個指揮坦克的車長。
這基本上就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車組了——剩下一個機電員,還有一個裝填手,相對來說訓練內容要簡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