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處症候群/姬霄 (第1/3頁)
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有一位朋友,年紀長我幾歲,工作能力很強,在我所處行業內算是小有名氣。
半年前他辭了職,再之後都在家中賦閒,每天喝茶寫字,擺弄各種愛好,至少從社交軟體上看,日子過得很充實。我有次跟他聊天,問他有沒有工作的計劃。他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繞開我的問題說著行業的問題所在,最後他說,沒準換個城市心境會改變很多。
我被繞了進去,追著問,即使換了環境,這些問題不是依然還存在嗎?
他答道,可是如果你的心態變了,看問題的方式也許就會有大不同。
我說,心態的改變與環境有必要聯絡嗎?
他盯著我,直到看得我發毛才一臉肯定地說,那是當然的了。
原本這只是一次閒聊,巧的是,跟他告別兩週後,相同的對白又一次發生。我公司裡有位實習生試用期結束,對我說想要換一間公司。我第一反應是留住他,因為他在幾位同期的實習生當中,能力算是不錯的。
我問他是因為薪水的問題,還是在這裡工作得不順心?
他坦白說都不是,只是覺得自己每天做最基礎的工作,一成不變的日程令他覺得浪費時間。他說,沒準換間公司會見識到更多的東西。
我說,即使換一間公司,以你初入職場的能力,也一樣是做同樣的事情啊,何必操之過急呢。
他搖搖頭說,正是因為我剛剛畢業,所以才急需多經歷新鮮的環境,這樣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才稱得上完整的人生。
聽到這裡,我啞口無言,只好在他的辭職函上簽字。
如果說我那位朋友還沒有將話點透,實習生的道理則讓我切切實實無從反駁。換作我是他的年齡,大概想破頭也講不出這樣角度刁鑽的觀點。我不禁沉思,在大部分人眼中,視界狹窄就代表著見識淺、能力低,淪為弱勢群體的想法根深蒂固,而經歷不同環境所帶來的閱歷上的“充電”是正常,且理所應當的。然而,在這個邏輯關係裡,人們似乎都刻意在著重“經歷”的獲取,而忽略了閱歷並非只要經歷過就會擁有這件事。
前不久我收到一位朋友從臺北寄來明信片,正面是雄偉的一零一大廈,背面卻只潦草寫著,不多說了,在趕飛機。回來的時候我去機場接她,問到臺北的感受如何,她帶著一臉倦容說,人太多,行程又緊張,很多景點都只是走馬觀花,照片都沒拍幾張。實在難以描述在她語氣中的失落,有不甘,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