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君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也是唐黛同志乖乖要飯的原因。
所以有時候福禍其實也就是一個比較,這跟晉江有人哭一日只漲了幾十個收藏,而有人欣喜自己的文居然多了一個野生評論一樣。
參照物不同,感受也就迥異。
在這個時代,有食可裹腹、有筆可抒意,總算是件好事。至於食是滿漢全席還是粗茶淡飯、筆是毛筆還是圓珠筆,也就不甚重要了。
唐黛夾著尾巴跑了大半個月,這古人雖然智慧也算發達,但資訊卻遠沒有現代的靈便。唐黛步行到附近集鎮打聽了好了一陣,總算讓她想出了一個法子。
這古人沒有網路、沒有百度,可他們也要傳遞資訊不是?所以這時代也是有自己的資訊站的,它叫做——公開亭。
公開亭雖然名字聽著像一個亭子,但它絕對不是一個亭子。這是江湖、朝廷、百姓都預設的資訊站。你可以在裡面找到所有的八卦、菜譜、日記等等資料。
但請一定看清楚公開亭亭規——亭內一切訊息均由熱心人士提供,一切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本亭不負責效驗真偽。若有照文施行者,後果自負。
公開亭在每個城市都設有分亭,雖是分亭,但實則由民間自行設立在交通便利處,運營經費由朝廷和當地鄉紳、百姓各出一半,此亭與彼亭之間,並無關聯。
而且公開亭因觀之者眾,每天匯聚人流量特別大,所以所有的資料都按類別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釋出人根據自己釋出內容的型別選擇釋出地。
管理員有權利將型別選擇錯誤的釋出內容轉移或者刪除。
而即使是一個城鎮一座公開亭,那資訊量也是很大的。為了使眾人翻找方便又不易損壞,亭內設了許多木質的公告板,每張公告板上貼有佈告紙一摞(僅紙張上方與板粘連,方便翻閱),旁邊放有筆硯,供訊息釋出人使用。
為節省資源,亭規明令:不許灌水,不許板聊!凡釋出無意義內容浪費資源者,一律叉出去拖死!&_<
此令一出,灌水者、板聊者跡盡絕。
而在任何一個時代,新聞永遠都分為有價值和無價值,所以亭內為方便百姓閱讀,允許百姓移動亭內公告板,你喜歡的、認為有價值的訊息可以在該公告板背後摁下你的手印,並將該訊息的公告板移到最前排,方便大眾閱讀。
這項亭規,人稱之為……頂板。
每日板後手印數目排行前二十位的訊息釋出者可到公開亭領取爆料獎,獎金數額根據排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