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44章
李讓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後推開了偏殿的大門。
“跪下!”
李讓剛剛走到偏殿中央站定,李世民冷漠威嚴的聲音便在李讓耳邊響起。
李讓扯了扯嘴角,然後膝蓋一軟便跪倒在大殿中央。
這是李讓來到大唐之後,第一次下跪。
大唐沒有跪拜之禮,就算是大朝會,百官也只需朝李世民拱手行禮即可。
所以李讓,應該是第一個跪在李世民面前的臣子。
李讓沒有著急辯解什麼,襲擊軍隊,扣押士卒,阻撓軍務,這些罪名不是幾句辯解就能洗清的。
見李讓跪下,李世民繼續開口問道:“李讓,你可知錯?”
李讓沒有答話,如果他知錯,此刻他便不會跪在這裡了,只需在家中等待官兵上門拿人即可。
李世民也不再繼續開口,兩人之間的氣氛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沉默半晌,李讓突然抬起頭,問道:“陛下,臣嘗聞聖人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而今君之矛刺向寡民,寡民奮起反擊,錯在何處?”
龍椅上的李世民一愣,旋即皺眉道:“巧言令色,君無道,民須扶佐之,民不尊,君亦當施之以教化,此乃天理,爾率領太平村民阻撓軍務在先,此事與舟水何干?”
聞言,李讓深吸一口氣,隨即沉聲道:“陛下既如此認為,臣無話可說。”
李世民微微頷首,淡淡的說道:“爾既認罪,念在你於國有功的份上,朕可不予重罰,回去釋放被你囚禁的將士,自去大理寺反思己過,朕許太平村安然無恙。”
李世民話音剛落,李讓便反問道:“陛下,可否能給臣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講道理李讓講不過李世民,所以李讓果斷認罪,選擇以利益驅之。
主要是這件事情,不管讓誰來論,都是太平村的錯。
王叔阻攔軍務在前,王興出手在後,這是事實。
但王興千不該萬不該,不該一言不合就對王叔出手。
哪怕他選擇驅趕村民,李讓今日都不會對他出手,反而會好好配合他封鎖村子緝拿刺客。
但他偏偏對王叔下了殺手,那麼不管誰對誰錯,這件事情都沒了轉圜的餘地。
他必須弄死王興,不僅要弄死王興,還要震懾住張亮。
因為他不僅出自太平村,他還是官。
官大官小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