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第1/2頁)
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312章
給皇子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李讓便不再多言。
柴紹指了指一旁的營寨,淡淡道:“來都來了,吃頓飯再走?”
“好!”
李讓果斷點頭應下。
“來人,設宴!”
柴紹大手一揮,幾名親衛立即忙碌起來。
一行人走進營寨坐下,皇子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李讓,崔慎和柴紹三人也湊在一塊,小聲的談論著北方的戰事。
此次李世民親征薛延陀,出兵的理由是薛延陀侵吞草原,犯大唐邊境。
但明眼人都知道,李世民這是在轉移國內矛盾,順便為東征做準備。
轉移國內矛盾一項,不必過多贅述。
大唐的糧食和人口已經呈現了反比例增長,一些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之後,便成為了大唐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必須要對一部份人進行階層躍遷。
而為東征做準備,知道的人便沒那麼多。
世人皆知李世民有東征之心,但鮮少有人知道早在貞觀八年的時候,李世民就已經開始暗中加大火器的研發,並詔令幾個心腹將領暗中練兵。
高句麗,那是一個讓中原王朝顏面盡喪,元氣大傷的國度。
也是一個能讓中原王朝真正引為心腹大患的國家。
自魏晉以來,盤踞在遼東之地的高句麗便不斷的吸納中原王朝的文化與制度,並在近幾十年的時間之內形成了完整的國家架構。
什麼叫做國家架構,簡單來說,便是如中原王朝這般,中央對地方擁有絕對的權威,高麗的王在國內可以隨意調動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軍隊,並且,其官場與軍隊的晉升通道絕對暢通。
高句麗,與大唐需要應對其他的外敵都不一樣。
突厥也好,吐蕃也好,乃至於西南的六詔,高原之下的吐谷渾,他們也很強。
但他們的強,無法對中原王朝形成致命的威脅。
因為這些國家,並不算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個部落聯盟。
強盛的時候,他們會聯合起來,共同發展,衰弱的時候,他們也不介意分裂之後各自發展。
中原王朝對於這些部落聯盟式國家的定義,一直都是強盜。
他們會經常劫掠中原王朝,卻不會對中原王朝造成致命的傷害,也無法取代漢人王朝,成為主導中原的主體民族。
但高句麗就不一樣了。
吐蕃突厥之流是強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