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得,我會設法請大主教通融一下,給我們一個正式的名分,我們藉著大主教的旗號發展壯大,大主教得到督疆鎮邊治理有功的好名聲,助他升官發財有何不可?”
兒子方才那番話,沒有人比魯道夫的感觸更深刻。
遠東行省,廣義上是指幅員四百萬平方公里的荒原與山區,其實帝國官府能夠控制的地域僅有以贖罪堡為中樞的一系列衛星城鎮和大大小小的定居點,輻射範圍不過周邊數百里,相對遠東地區廣袤的原野而言,統治力度著實有限。
遠東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太少,當地人類居民多是流放者及其後代,一個帝國內陸的自由民,正常情況下很少會遷徙到遠東定居,畢竟這裡一年中有半年是冰天雪地的惡劣天氣,如今神聖亞珊帝國大抵算得上國泰民安,內陸居民憑什麼放著一年兩熟、三熟的好田不種,跑到遠東苦寒之地伺候一年一熟的黑麥和玉米?
不考慮自由民,那些因為貴族和教會兼併土地而失去田產的佃農階級呢?這些人倒是有遷徙的慾望,可惜連離開僱主田莊的自由都沒有,更不可能組織他們遠赴遠東開墾荒田。
因為上述因素,再加上遠東這地界本身就不太平,窮兇極惡的猛獸、蠻族、邪教徒層出不窮,三天兩頭騷擾洗劫人類定居點,開發成本實在太高,以至於帝國創立千年以來,僅僅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名義上的行省,作為一處專門用於發配異端和囚徒的流放地。
行省總督由駐遠東大主教兼任,名義上是帝國的封疆大吏,其實手底下的資源少得可憐,有前途的軍官不願意來遠東服役,贖罪堡衛隊連保衛行省首府都力所不逮,更不要提對各地定居點進行切實的開發和管理,久而久之城堡之外的定居點就成了三不管地帶,暴力犯罪乃至械鬥衝突屢禁不止,城堡裡的老爺們索性不聞不問,任由流放者自生自滅。
也正是在這樣既嚴酷又寬鬆的環境下,魯道夫的勢力才得以發展壯大,傾十數年之力,打造出一支掛著“民兵”旗號的精銳部隊。
聲勢搞得這麼大,行省官員怎可能一無所知?佯裝不知無非出於兩個因素,一是魯道夫會做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他們一份厚禮,時不時的塞個紅包,送點土特產。有道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反正魯道夫沒有公開謀反,何必多事斷了自己和同僚的財路。
再一個是出於安全需要。包括遠東大主教在內,贖罪堡的官僚們心裡都清楚:只靠城堡裡那支少爺兵,恐怕擋不住如狼似虎的獸人匪幫,想安穩過日子,還得靠魯道夫的民兵武裝。反正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