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乾坤逆轉 帝王心思 (第3/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時有個名叫郭逢原的小官突發奇想上書朝廷,請求將宋神宗與王安石的禮儀由君臣改為師生,還提出取消樞密院,把權力集中到中書省,以便王安石大權獨攬,令行禁止。
這真不知是哪根神經搭錯。
神宗當時就極為不悅。他對王安石說,這肯定是個輕浮淺薄的傢伙。王安石卻說:人才難得呀!<small>[41]</small>
嗯?什麼意思?皇帝不能不有所警惕。
如果神宗還想起熙寧七年四月,就更會心驚膽寒。當時旱情嚴重朝野不安,自己也食不甘味寢不安眠,王安石卻說什麼水旱常數,不足為慮,絲毫不肯為朕分憂。好吧!你既然是連天命都不畏懼的,想必也不在乎天子。<small>[42]</small>
不用想了,宰相必須換人。
毫無疑問,熙寧九年十月下旬神宗的心理活動,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的,這裡說的都是猜測。但,接任的是樞密使吳充和參知政事王珪,卻很能說明問題。事實上,吳充雖然與王安石是兒女親家,對王安石的做派卻不以為然。正史也說得很明確,吳充擔任宰相,是因為中立無私。<small>[43]</small>
至於王珪,更是阿彌陀佛。此人是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的同一天任參知政事的,之前則與王安石和司馬光在翰林院共事。熙寧元年八月,那兩人為一件事爭得不可開交,王珪卻對神宗說,從不同角度看都有道理,唯陛下聖裁。<small>[44]</small>
擔任宰相後,王珪變得更加乖巧,決不多嘴多舌,一切聽從皇帝指揮。他對自己的定位,是上殿叫取聖旨,進殿叫領聖旨,出殿叫已得聖旨,人稱“三旨宰相”。<small>[45]</small>
神宗皇帝很滿意。
這就是鄧綰他們看錯宋神宗的地方了。沒錯,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主張變法,也主張集權。但,王安石是為了變法而集權,宋神宗卻是為了集權而變法。因此,當他實現了集權之後,就不能容忍有人分權。王安石也必須走人,哪怕沒有了王安石的朝廷和歲月變得非常無趣,簡直乏善可陳。
實際上,儘管為了厲行改革,神宗一而再、再而三地將王安石不喜歡的人打發到外地,終使王安石一家獨大,但這絕不是神宗理想的模式,也不是大宋傳統的模式。趙宋官家最喜歡的,是朝中大臣既不鐵板一塊,也不撕破臉皮,總有人發表不同意見,然後由皇帝來終審和仲裁。
這,大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