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襲擾北地沿海的事情,兩淮撫司下的水軍並沒有少做,但是卻收效甚微,原因就在於宋軍上岸之後難以同李璮的馬步軍較量。
陳德興搖搖頭,道:“相公,北上之舟師未必要同北軍戰於曠野,其實也是可以倚城而戰的。”
“倚城而戰?”賈似道看著陳德興,沉吟了一下,還是搖搖頭,“縱使襲破一二城又如何?北虜自會驅漢兒攻城,到時就怕走都走不脫了!”
陳德興一笑,“北地並非只有山東、幽燕才有沿海之地!遼東、高麗亦有海疆數千裡!吾若有萬餘舟師,便率眾掠高麗財帛人口,驅高麗之民築城池於遼東海口,反客為主以待蒙古!相公以為如何?”
“掠高麗……”賈似道的眉頭皺得緊緊的,“慶之,吾大宋之軍乃仁義之師,焉可行劫掠之事?”
奸臣的話只說了一半……縱兵劫掠的事情若是傳到御史臺,這彈章只怕要把陳德興的六尺之軀給淹沒了——雖然大宋官軍也沒少做這等事體,但是公開在撫司節堂上叫囂劫掠的,可真是不大多見。
陳德興卻微笑搖頭,笑意冷冷的:“高麗是蒙古走卒,年年入朝,歲歲而貢,早晚還會為蒙古前驅,打造戰船,擾我海疆。若不先下手為強,只怕日後大宋就不是三面受敵而是四面皆敵了!而且,若不掠高麗財帛丁壯,吾舟師想在遼東築城怕是不易了。”
“遼東築城?”賈似道沉吟半晌,“在哪裡築城?有何用處?”
“築城於鴨綠水口,以斷蒙古通高麗之途。”陳德興侃侃而道,“高麗既為北虜走卒,若被吾大宋所掠,必會求救於北虜,而北虜則必救高麗……”
“北虜要是不救高麗呢?”賈似道反問。
陳德興一笑,“斷不至如此……若北虜不救高麗,吾大宋便可用高麗之財帛養一支精兵置於鴨綠水畔,連年入寇遼東北虜牧馬放羊之地!”
陳德興提出的戰略並不是空想,歷史上明末東江鎮總兵毛文龍便是以鴨綠江口的皮島為基地同後金周旋,牽制了後金大量的兵力人力。在當下,蒙古帝國對東北的統治遠遠不如後金嚴密,畢竟後金的根基就在瀋陽。而蒙古帝國統治下的東北不過是宗王察塔兒的封土。
而且,當下的遼東是沒有多少漢人居住的!
現在蒙古還是蒙哥大汗在當政,並不是那位模仿漢法設立行省的忽必烈在話事。蒙哥統治下的蒙古帝國實行的是類似於分封的制度。別說是人口不多經濟也不發達的東北,就是漢地北方大多也是漢軍世侯的封土,官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