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1/4頁)
蘇懷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女之友姜宵確實本事有一些的,就比如編手繩這事。
他帶回來那一百來本小冊子,本來也是批發市場那邊送的,他也沒賣,誰買到一定價錢就隨著送出去,也有一本用透明膠帶粘在櫃子旁邊的牆上,誰來都可以看到。
女孩子們都有不同的小圈子,這編法都清清楚楚的,不是什麼秘密了。只是厚林縣的中學女生之前還未見想到有這麼多的花樣,不同繩子搭配,再買一點鈴鐺水晶小珍珠之類的扎進去,好看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自己親手做的,意義當然不一樣。
但知道編法是一部分,真的編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除了冊子上的彩色圖片,姜宵那掛在櫃子上的成品樣式是真實的好看,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女孩子來買他的手繩,要不是天天被人細看摸著摸舊了,他那個成品不少人願意買回去的。
這事情說起來也有淵源,姜宵上輩子什麼都學過,他剛出去打工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在紡織廠做流水線,旁邊有個姑娘,會在中午休息的時候編手繩補貼家用,她手快,中午休息的一小時就能編出三四條,每個月零零總總賣出去能賺個幾百塊錢,在那時候看來不少了。
他那時候沒有定性,看到什麼都有興趣想學一點,且他那時候窮,看到別人能掙錢,就莽莽撞撞地自己也去學,跟著別人姑娘學了一兩個月,後來他在紡織廠做不下去了,編手繩這事就落下了,但他那時候學到的一些小技巧還記得。
他後來過了很長一段窮日子,剛掙錢的時候也節簡得很,日子都是縫縫補補過來的,那時候學的技巧比如一些編繩結和扎活釦之類的技巧,在生活中還是能用上的,倒是一直沒忘。
姜宵那時候無人可以依靠,全都是自己動手,當時覺得清苦,但現在看來也是難得的財富。
他重生之後仍然手巧,前段時間夏婉婉喜歡的一條裙子開線了,那是以前爸爸給她從大城市帶回來的,還是姜宵一針一線給她縫回去的,還根據夏婉婉現在的腰身微調了一下,穿起來顯得更精神了,相比較起來,再編個好看的手繩就不算什麼難事了,根據冊子一步一步來,加上一點小技巧,再心細耐心一點就好了,生活瑣事大多這樣解決。
相對於姜宵這段時間許多的變化來說,縫一條裙子就算不得什麼了。
夏婉婉這麼關心他,自然會發現做生意的事情,但姜宵生意都已經做起來了,葉兵也過來勸她。
“孩子有想法是好事,”葉兵道,“小宵聽話,也厲害,我們家長要是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