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9章 (二更)
易淮是大大方方直接從城門口出的城,沒偷著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了他離開了京城,也安排了各個“眼”盯著看他什麼時候回來。
至於跟著易淮……那確實是沒人敢的。
誰也不知道燕奕歌究竟敏銳到了什麼程度,萬一一不小心暴露……得不償失。
易淮他們坐的馬車是借的巫沉凝的那架,防風效果極好,易淮現在又不像之前那麼脆弱了,所以就算此時北上,身體也吃得消。
至於大雪會不會導致封路進不了機關道內門,也無需過多擔心。
因為易淮現在輕功能跟上游戲賬號那具身體,他們可以一同跨越山海。
而且易淮並不是現在就直接去機關道。
機關道離天山很近,幾乎在龕朝北部的邊緣了,途中又要路過許多城,剛好能走過劍閣兩閣和劍閣總部。
——劍閣還有一閣幽蘭閣在東南,處於越東三州和南海六州的交界處。
京城往北一座城就是麓磬城,也是清竹閣的所在地。
易淮特意打聽了,清竹閣現任閣主還是季照彤,易淮與她算是有點交情,不過不多,但她是劍閣中唯一勸說雅菊閣放下和易淮的那些恩怨的。
至於其他人……
他們面上雖然不像雅菊閣那般和易淮起過多次衝突,也看似友好,但易淮最是清楚他們在想什麼。
他們是巴不得他能出事,最好折掉。畢竟自他“出世”,劍閣維持了數百年的“第一劍”就再沒人提及,只要一提到“劍”,任誰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燕奕歌”。最好笑也可悲的是,就連他們自己也是如此。
易淮承認自己在劍閣的沒落中出了一把力,但事實上易淮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劍閣腐朽陳舊已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實。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正規”門派的傲氣與應該儲存的規矩,可活都要活不下去了,還講什麼規矩……易淮反正是不能理解的。
就像他到現在也不能理解天府天師青揚子都被國師踩著臉侮丨辱了,還能在他那守天閣繼續坐下去,易淮是真心實意地懷疑他是不是其實已經沒了,送出的這些信與指令,不過是未卜先知留下來的“錦囊妙計”。
不過人與人之間也是不一樣的,有人願意變革,就有人喜歡守舊,易淮從不會主動與他們說什麼。
麓磬距離京城不遠,半日的腳程都不用就入了城門,這邊查得沒有京城那麼嚴,通關文書也只是掃一眼就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