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該質問御史臺!”
嚴向江竟是直接和御史臺在朝上對峙起來,“臣曾請御史臺詳查此事,但御史臺卻數次以年月過久無從查起而推脫,陛下當時命御史臺主理此案,大理寺只有協理審問之權,又如何能查得動臺院?”
這還真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三法司在稽查刑獄上從來職責分明、同氣連枝,如今卻因為一樁案子當庭對峙起來。
御史臺許則道:“非是我等推脫,而是確實是年歲日久查起來需要時間,但就在昨日,御史臺已經查到了延熙七年端南水患之時,確有一份來自端城的文書入了臺院,但臺院隨即便將其遞到中書省,這摺子是入了中書省之後才不見的!”
“試問中書省之中,誰有能力隱下這封訴災的摺子?”
殿中私語陡然嘈雜起來。
有人道:“謝道成和陸周涯既有心瞞下此事,藏起一份中書省的摺子也不是難事。”
崔之渙神情肅然:“若真是謝道成,那大理寺又何必急著結案?並且還有意隱瞞下譚理的供詞?”
“大理寺故意在卷宗上隻字不提,正是因為其中還涉及到一個人,嚴大人這才急著結案。”
“是誰?”
“譚理為何能穩坐工部尚書多年,數次賬目稽查均無功而返?”崔之渙反問道。
殿中群臣渾身一震,隱隱有了預感,崔之渙今日這是要——
崔之渙沒有看向任何人,只對著座上天子道:“譚理昔年入工部,是由賀相舉薦,後來工部尚書林玉清致仕,陸周涯作為統管工部的尚書省左僕射,原本是向先帝推薦了俞辛鴻繼任尚書一職,但也是賀相力排眾議提拔了譚理。”
人人側目。
崔之渙冷然道:“大理寺急著結案,到底是因為查不出來,還是不想再查?”
滿殿寂然。
天光照進深殿,百官之首政事堂宰相的深紫朝服卻仍被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下,分外沉鬱。
“既然御史臺有疑,就該徹查,臣並無異議。”賀述微在寂靜中開口,脊骨挺立沉穩如山,“臣忝居中書令一職十餘年,雖自認鞠躬盡瘁,但上不曾察禁軍之亂,使陛下臨危,下亦有識人不明之過,致使朝中謝黨亂政多年,至今日,實在算不上問心無愧。”
他摘下樑冠,在陰影中深深拜下去,“無論此案結果如何,臣已無顏再任宰相,請陛下憐臣年事已高,讓我告老還鄉吧。”
第73章
朝中被這個訊息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