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場第四戰,也是最後一戰濰上戰役,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場戰事的起因,是劉邦為了完成對楚軍的全面包圍,意圖拿下齊國。但在最早的安排上出了岔子。劉邦先派韓信出兵,繼而又派了說客酈食其,說降了齊國。可是由於韓信與酈食其之間缺乏溝通,再加上中間跳出來個蒯徹,勸韓信甭管齊國降還是不降,先殲滅了歷下齊軍再說。這麼搞的結果,是害得大說客酈食其被齊王煮成了水煮肉片。而逃到高密的齊王田廣,則向楚軍救援。
於是項羽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大將龍且,統楚兵二十萬,前來援救齊國。
龍且其人,戰績輝煌。他是在項梁起兵之初就追隨之,為項梁的司馬。項梁時代的援齊東阿之戰,是反秦義軍與秦軍的第一次大決戰,當時龍且就是義軍的先鋒,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為義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到了項羽時代,九江王英布大搞騎牆術,被劉邦曝光而最終背叛了項羽。又是龍且提師而入,於淮南大敗英布,再次打出了響亮的名頭。
此番接到命令,龍且立即行動,動作迅速,很快進入戰區,與齊王田廣等軍會師於高密。韓信則率漢軍也急忙跑來,雙方對峙,大決戰一觸即發。
先來看看雙方的作戰序列。
正方選手漢軍:
統帥:相國大將軍韓信。
幕僚:辯士蒯徹。
將領一:左丞相曹參。
將領二:御史大夫灌嬰。
將領三:右騎將傅寬。
漢軍總兵力:五萬至十萬人。
反方一號選手楚軍:
統帥:大將龍且。
將領一:亞將周藍。
將領二:末將項冠。
楚軍總兵力:約二十萬人。
反方二號選手齊軍:
統帥:齊王田廣。
將軍一:田既。
將軍二:華無傷。
齊軍總兵力:約五萬人。
這是一場實力絕對不對等的戰爭。楚齊聯軍這邊,兵力最高有可能是漢軍的五倍,最低也不小於兩倍半。單隻看這個兵員數量的配比,楚齊聯軍明顯佔有優勢。顯然,楚軍大將龍且也是這樣想的。
當楚軍抵達戰區之後,就有人——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總之有這麼一個人——對龍且建議道:“漢軍遠征,鋒銳難擋。而我們的楚軍和齊軍,卻是在本鄉本土作戰。士兵們誰也不缺心眼,哪個願意為你君王戰死?所以只要有機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