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瀲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方才唸的第一首詩,是楊巨源的《送太和公主和蕃》。唐憲宗女封太和公主,遠嫁回鶻崇德可汗。”
永琪微微思忖:“比起終身遠嫁不得歸國的王昭君與劉細君,太和公主遠嫁二十年後,在唐武宗年間歸國,也算幸運了。”
“所以你讀細君公主的《黃鵠歌》時會這般傷感。”如懿伸手撫摸永琪的額頭,“你也在可憐你的端淑姑母,是不是?”
永琪的傷感如旋渦般在面上一瞬而過,旋即堅定道:“但願公主遠嫁在我朝是最後一次。兒臣有生之年,不希望再看到任何一位公主遠離京城。兒臣更希望五妹妹嫁得好郎君,與皇額娘朝夕可見,以全孝道。所以兒臣已經向皇阿瑪言說,當年端淑姑母遠嫁準噶爾多爾札已是為難,為保大清安定再嫁達瓦齊更是不易。如今達瓦齊既然不思姻親之德,如此不馴,皇阿瑪也不必再姑息了。不如請端淑姑母還朝便是。”
永琪的話既是懇請,也是情勢所在。皇帝對達瓦齊的姑息,一則是因為達瓦齊在準噶爾頗有人望,他若馴順,則準噶爾安定,反之他若不馴,準噶爾便更難掌控,更會與蠢蠢欲動的天山寒部沆瀣一氣,皇帝勢必不能容忍;二則自杜爾伯特部車凌歸附,皇帝更是如虎添翼,得了一股深知準噶爾情勢的力量;三則太后對端淑長公主再嫁之事耿耿於懷,常以母女不能相見為憾事,皇帝此舉,也是緩和與太后的關係。這樣一箭三雕的妙事,可見對準噶爾用兵,勢在必行。
如懿的心被永琪的這句話深深感動:“好孩子,你的願望令皇額娘甚是欣慰。”她握住永琪的手,“從前惹你皇阿瑪生氣的話是為了保全自己,免得成為永珹母子的眼中釘,成了出頭椽子。如今永珹眼見是被你皇阿瑪厭棄了,是該到你嶄露頭角的時候了。”
永琪仰著臉,露出深深的依賴與信任:“皇額娘,當初兒臣故意說那句話給四哥聽見,惹皇阿瑪生氣,但得皇阿奶歡心。如今達瓦齊無禮在先,兒臣對準噶爾的態度轉變,順著皇阿瑪說,為接端淑姑母成全皇阿奶的母女之情,更為大清安定才對準噶爾用兵,皇阿瑪自然歡喜。”
如懿深深歡悅,永琪自然是她與愉妃悉心調教長大,然而十三歲的永琪,已經展露出她們所未能預期的才具。幼聰慧學,博學多才,習馬步射,武技俱精。不僅嫻習滿、蒙、漢三語,更熟諳天文、地理、歷算。尤其精於書法繪畫,所書八線法手卷,甚為精密。然而才學事小,更難得的是他心思縝密,善於揣摩人心,真真是一個極難得的能如魚得水的孩子。
如懿這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