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3/5頁)
冠瀅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坊,換來了如今的繁榮。”
這是一座沒有籠罩在戰爭陰雲下的城市,明明不可能,但沐晚晴做到了。
杜帥微微蹙眉,“扶持工商業?”
大齊朝的國策是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並不高。
蔣同知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您放心吧,清平縣主心裡有數,農業永遠放在第一位,以農為本的基礎上發展商業,互相依託。糧食和布匹是戰略物資,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裡。”
“平抑市場物價,對工商業者收取重稅,官府全面掌控經濟,這是她制訂的策略。”注(1)
這麼一來,經濟蓬勃發展,大把的稅收上來,官府就有錢了。
有了銀子就開荒,支援農業發展,興建大大小小的作坊,一整套流程走下來,商業工業農業三駕馬車安穩穩的前進。
杜帥這才放心下來,多看了路上行人幾眼,發現他們都穿上了棉衣,雖然是黑藍灰,但是全新的。
“棉布賣什麼價?”
蔣同知對這個瞭如指掌,“最普通的棉布一匹一百文,棉絮一斤五十文……”
百姓出去打工,一天的工錢最少也要二十文,就是說,幹幾天就能買到這些,壓力並不大。
“這麼便宜?”杜帥有些驚訝。
蔣同知笑眯眯的點頭,“對,但限售,一家只能憑戶籍買五斤棉絮,二匹布。”
這算是本城居民的福利。
杜帥心裡算了算,一匹布能做三身短打,”這隻夠一家人穿上棉襖棉褲吧,但不夠做棉被。”
“這也是沒辦法,優先供應了軍中,剩下的平價供應給本城居民,為數不多的拿去外地販賣,好歹把成本掙回來。”蔣同知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清平縣主真是好樣的,明明她可以大賺一筆。”
這一點足以證明,沐晚晴是一個優秀的執政者,也是有大情懷的人。
“跟她多買點種子,我們明年也種一半。”杜帥特意出來轉一圈,是因為要給朝庭上奏摺,說說沐晚晴的功勞,讓朝庭早點下決定。
這事拖了好久,朝庭不聞不問也沒下正式的任命書,不知是什麼意思。
蔣同知哈哈一笑,“她的種子賣的挺貴,但,依舊供不應求,她靠賣種子就能賺一筆。”
說到底,沐晚晴怎麼著都不吃虧。
杜帥微微頜首,沐晚晴可不是隻知奉獻,不求回報的聖人。
她非常精明,卻不外露,更難得的是,得體大方,於公於私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