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佶氣性來的快去的也快,畢竟蔡京與鄭居中的矛盾也是因他而起,外戚和清流的雙重身份對於皇帝而言過於敏感;另外蔡京當政期間百姓過的好不好他不清楚,但趙佶的日子是格外舒服,畢竟蔡京搞錢有一手,軍事上有童貫輔助,二人也算相得益彰,珠聯璧合。邊軍大捷不也證明了趙佶眼光的正確,此時換相確非明智之舉。
趙佶原地踱了幾步,假裝猶豫,其實內心早有定論。直到蔡京老邁挨不住久跪,身體開始晃悠時,趙佶才開口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蔡相應該比朕更清楚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
蔡京聞言三拜九叩,以謝陛下大恩。此事告一段落後,如何給鄭居中一個交代卻是讓趙佶頭痛的事了。
有人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句話在很多朝代都能適用,特別是官場。
開封府尹不出意外的被罷免了,但主動背鍋的下屬會有更遠大的前程。蔡京說到做到,為其安排了個江南東路鹽運使的肥差,還是即刻上任。
蔡京被罰俸一年的同時,鄭居中收到加封太子少保的詔書,且鄭貴妃被立為第二任皇后的聖旨也已正式下達。
反而是罪魁禍首蔡攸無人提及,此事在元宵佳節前便落下帷幕,京城再次恢復一片祥和,彷彿刺殺之事從未發生過。
喜歡水滸之小孟嘗請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水滸之小孟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