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端午,瀝波湖。
平日寂靜冷清的瀝波湖上,今日一派熱鬧景象,一葉葉兩端飛翹如弦月的狹長小舟靜靜地停在湖泊一頭的環形灣灘上。這些小舟與吳越一帶的龍舟相比,足足小了一半,吳越一帶的龍舟,一般至少也要乘坐十八個賽手,而這裡的賽舟卻只有八人。同時,吳越一帶祭龍神更為隆重,那龍舟首尾,都以木料精心雕刻,上漆塗色,固定在龍舟上,而這裡的龍舟,龍首是可以取下的,隨時還可以再安上。
岸灘上停著大約二十艘小舟,再往後鱗次搭列著數十座高臺,那是參賽的世家和前來觀賞賽舟的權勢地位較高的公卿們家族搭建的。最中央,是一個最高最大的祭臺,上披紅綢,張燈結綵,木柱上都綁紮著松枝等物。在這高大的祭臺正後方三座瞭望臺,便是魯國三桓家族的臺子,三座臺子呈品字形,把這祭臺拱衛在了中間。
今年的龍舟賽事同往年截然不同,往年的祭龍神、賽龍舟,是魯國群臣與民同樂的日子、也是公卿大夫踏青遊玩的日子、更是三桓世家乃至所有公卿聯絡感情的一種手段。然而,今年的端午祭龍神賽龍舟,卻透著那麼一股子緊張,除了許多追來看熱鬧的升斗小民談笑風生,喧囂熱鬧,許多大家族的高臺上都靜悄悄的,那一個個公卿大夫臉色凝重,倒象前方這瀝波湖中正有千軍萬馬迎面衝來。
季氏門下各派系為了龍舟奪冠,得以獨家經營三年海鹽生意而摩拳擦掌,但是這件事只是季氏內部的事,並不足以引得整個魯國的公卿大夫們緊張,他們緊張的是叔孫、孟孫兩家與季氏之間日益激烈的摩擦,深恐城門失火,殃及他們這些池魚。
隨著吳國使節在崆瀾谷遇襲,假正使、真副使相繼斃命,三桓之間的矛盾衝突迅速公開化,三大權臣在朝堂上,當著所有有資格上朝議事的公卿大夫,撕破往昔表面的友誼和溫情,唇槍舌劍、針鋒相對,他們之間的鬥爭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眾多大夫。
然而,要他們表態,難啊。官場上站錯隊,那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現如今看起來叔孫、孟孫咄咄逼人,季氏已有息事寧人的意思,吳國慶忌也已聲言儘快離魯,季氏專權的局面馬上就要被打破了。然而季氏任執政兩年,黨羽重多。而且在此之前多年,季氏的力量在三桓之中就是最強大的,這一次,他到底會敗到什麼程度?如果仍是三桓之首,那麼……
“唉,那些庶民看著我等坐在這高臺上風光,想必是豔羨的很,殊不知,這高臺也不好坐,風大呀……”扭頭看去,品字形拱衛著祭神高臺的三桓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