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不看誰一眼,出了宮城各自登車,車馬啟動的時候,滿朝的公卿大夫才從後邊陸陸續續地走了出來。
季孫意如登上車,往椅背上一靠,捻著鬍鬚冷冷一笑:“叔孫玉,嘿!還真拿自己當個可以指點江山的人物了,老夫也不反對你,只消不表態、不點頭,照樣有許多會看眼色的人站出來反對你,你這小子,能奈我何?”
按照三桓與慶忌的私下約定,為平息魯君去世後魯國的亂局,三桓達成同盟,季孫意如交出執政之位以洗刷自己清白,而叔孫玉和孟孫子淵則放棄趁機打壓季氏,引發魯國內戰的危險,條件是新君由叔孫玉來指定,雙方各讓一步,各取一利。然而如今事態稍見平息,季孫意如便又起了爭風之心。
魯君之死合三人之力聯手掩蓋,已經被平息下去,他也不怕叔孫玉這個如今成了同謀的人此刻再來翻舊賬,這些天不止許多朝中的公卿大夫上門求見,還有那些先君的公子們也爭先恐後地投效到他的門下,希望他能支援自己成為魯君。
季孫意如志得意滿,仍以魯國第一人自居,透過了解盤查,他本來已經挑中了一位公子姬巒,這位公子同樣也是庶出,不過他的母妃是魯君姬稠的側室,在庶出的這些公子們當中算是出身比較高貴的,同時在這些公子當中,他年歲最大,乃是長兄,即便不講自己的私利,按照立長不立幼的規矩也合乎情理。
季孫意如本以為叔孫玉與他的選擇會不謀而合,又見這位姬巒公子對自己謙恭有禮,便受了他的厚禮,答應扶保他做新君。其實他打的主意只是既不折威風,又不必出頭,只是順水推舟,等叔孫玉宣佈推舉這位公子做新君時,自己出言附合便是,誰會知道他們之間的幕後交易?還不是認定了一切出於自己授意?
誰料他派了仲梁懷去與叔孫玉通氣的進候,叔孫玉正在家裡大發脾氣,這幾日登門求見的人寥寥無幾,即便是有,也是請他在季孫意如面前為他們說項,沒有一個認定了他才是能決定魯國新君人選的大人。就在這時,季孫意如又跑來向他遞話,說自己相中了一位公子,季孫意如仍自居三桓第一的嘴臉,徹底激怒了叔孫玉。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決定一定要還以顏色,季孫意如選的人便決不能用,這倒不是意氣之爭,而是要讓滿朝公卿看清楚,他選擇的人,與季孫意如無關。這是一個官場上的訊號,表明他的權力已不在季氏之下,甚或在其之上,那樣的話,那些見風使舵的官員自然會改換門庭,投效到他的門下。
叔孫玉仔細調查了魯君所遺所有公子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