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兩個女賬房都是四十來歲年紀,進退之間舉止有度,即使到了這把年紀,看著也是眉清目秀,頗有幾分風韻。兩人規規矩矩地給七娘子見了禮,就由其中一人捧了一本新賬上來,送到七娘子跟前,輕聲道,“回少夫人,這是我等二人以揚州規矩,為少夫人寫的賬本。一式二份,一份蘇州碼子,一份官用簡字,請少夫人過目。”
當時官方民間,凡是記賬都用蘇州碼子,一般人是很難看懂的,高門大戶的小娘子,更是沒有必要和這樣卑下的算籌文字打交道,七娘子雖然從小有主意,但卻也沒能接觸到蘇州碼子。更別說古代的賬本不像現代表格,進出一目瞭然,還可以做各種圖表幫助理解。這一本賬冊拿起來,格式繁複,字型花花綠綠如天書,不是專業賬房很難看出其中門道,自然也就給了有心人很多做手腳的機會。
七娘子揭開賬冊看時,卻是眼前一亮:這兩個賬房,倒真有些不凡之處。
她們別出心裁,沒有采用豎式記賬法,而是和後世一樣,從左到右列出表格橫寫,一律以漢字簡體代表數字,支出使用紅色謄出,收入用的是孔雀藍顏料,這樣看來,除了數字不是阿拉伯數字之外,支出收入一目瞭然。採購的、金銀器皿的……各項欄目也都分別整理出了幾本賬相對的部分,採購手上的小細賬和賬房裡的大帳對比,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有出入的地方,格外用黑筆打勾,就是七娘子這樣的外行人看這一本賬,都說不上吃力。
“果然是鹽商府裡出身,就是單單說這做帳的工夫,都難得了!”她沒有吝惜自己的誇獎——像這樣有一技之長的專門人才,即使是高門大戶,在她們跟前也沒有太多的架子。
兩個女賬房對視一眼,都微微一笑,其中一個道,“我等容貌平平,自小學會記賬,才有容身之地。這一點本領,讓少夫人見笑了。”
七娘子聽她口氣,已經知道這是揚州瘦馬中的中等貨色,因為容貌不大好,是以從小學了記賬本事,長大後進商人家中服侍,籤的是死契,又是女子不能隨意出門,使用起來要比外頭的賬房先生更方便得多,那些個鹽商鉅富身邊,有的甚至有十多二十個這樣的女先生。這兩個人能被挑選出來獻給閣老,想必也是女賬房中的佼佼者了。
她心下倒是一動:這樣說來,以後往賬房裡填充人手,倒可以去揚州採買些這樣的年輕女兒回來調教……
七娘子很快又把這想法推到了一邊,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她翻了翻賬冊,又合上了這沉重的本子,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