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飛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7章 他的童年
梁東言的音樂啟蒙基本來自梁敘衡,不過樑東言出生後梁敘衡家裡就出了事,房子、地都被拿走,家道中落不說、連他的妻子,也就是梁東言的母親也因為這件事而離開。
那時梁敘衡家裡剛剛落難,他不服氣,認為自己一定能東山再起,但家族氣數盡了,他越努力就摔得越狠,腿也是那段時間裡和別人起衝突弄斷的。
梁敘衡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整天在家無所事事,拉拉二胡吹吹口琴,偶爾從別人那裡借個琵琶彈一彈,梁東言便耳濡目染,三歲到四歲的一年裡,沒什麼人跟他說話,倒是聽了不少民樂曲子。
後來梁敘衡身上的最後一點錢也被他用光,梁東言雖然不花什麼錢,但吃飽飯總歸是要的,他便暗地裡打聽怎樣才能賺錢。
梁敘衡早年一直是家裡大少爺,所以壓根拉不下臉、也彎不下腰去幹伺候人的活兒,又因為腿腳不方便,也幹不了體力活。
他找了好幾個月的工作,終於在一次偶然中,被人發現他毛筆字寫得很好。
一開始,梁敘衡在葬禮上乾的是賬房先生的活兒,也就是收客人的禮金,把人名和金額用毛筆寫在一張名帖上,這個活兒只需要坐著,那時候一場拿80或者100。
久而久之,他和葬禮上的演奏隊也熟了,一來二去的,有時候一些演奏隊缺人便會找他。
梁敘衡沒把梁東言送去幼兒園,哪兒有活便帶去哪兒,葬禮不僅管飯、有些客氣的人家還會給小孩紅包,梁東言那年耳濡目染,很快便不怵那些場面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梁敘衡開始教梁東言樂器。
梁東言很有天賦,除了因為年紀太小有時候力道不夠,其他音準、樂感都非常好,曲子聽過一遍就會、有時候還能指出演奏隊的錯誤。
演奏隊的叔叔阿姨們都很喜歡梁東言、總是逗他、帶禮物給他,這一段日子無疑是梁東言平淡孤單的童年裡的一道光。
雖然這樣說不太好,但梁東言每天都在期待爸爸帶自己去葬禮,去吃好吃的、去看叔叔阿姨們演奏。
有一天葬禮現場,梁敘衡吃壞了肚子,扔下二胡便匆匆去上廁所,到二胡的部分時還沒回來,演奏隊隊長氣得要罵人,這時音響裡忽然響起了二胡聲,曲子和梁敘衡拉的一樣,就是速度稍微慢了些,但參加葬禮的人基本聽不出來。
“誰放錄音帶了?”
隊長準備待會兒把偷懶放錄音的梁敘衡大罵一頓時,就被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