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 (第1/12頁)
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麥子收割了後,沈烈在北邊的第二塊地也收回來了,便隨便種了玉米大豆什麼的,不過也就是種上罷了,兩口子太忙,根本沒太多時間打理。
到了八月底,眼看著就是中秋節了,這段日子,冬麥的餃子館生意不錯,她儘量每天都跑過去,瞭解下行情,看看店面裡的客人吃飯流轉的情況,再適當地隨著時令改改餃子的餡料,沒事的時候自己在家琢磨醃製醬瓜,醬茄子,以及其它涼拌小吃。
後來乾脆就在餃子館門前擺了一溜兒的罐子,賣涼拌菜,她賣的涼拌菜,味道自然比一般人家自己調製的好吃,也不算太貴,有些來吃餃子的客人,臨走前也會帶一份,於是又多了一些生意。
為了這個,她又讓江秋收招了一個媳婦過來,人都叫她牛嫂的,幫著張羅買賣,不然人手不夠,太辛苦了。
如今餃子館生意好,估摸著一個月去除各種成本,能掙一千出頭,江秋收兩口子現在忙乎一個月,能落下五百塊,等於一個人二百五十塊,相當於四五個工廠裡做工的鐵飯碗,誰看著這情況不喜歡呢。
江秋收這個人老實,沒啥大想法,馮金月也是實誠人,不貪心,冬麥和他們聊過,都挺滿足的,冬麥聽到這個,就徹底放心了。
和自己孃家兄弟合夥做買賣,她心裡其實也怕彼此想多了,升米恩鬥米仇,忘記最初這門生意怎麼得到的,忘本,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多得,那到時候生意做不成,親戚也就做不成了。
至於沈烈這裡,六個村裡媳婦姑娘輪流梳絨,三班倒,速度倒是挺快的,現在已經梳出來一些成品了,沈烈便取了一些樣品,帶著各處去找人家看,路奎軍看了,覺得是沒問題,便把他介紹到了首都絨毯廠,依路奎軍的意思是:“人家絨毯廠需求量挺大的,我們一起供沒問題,不過你這個是下腳料出來的,絨太短了,還是得看人家收不收。”
沈烈自然知道路奎軍是行家,他分梳的這個無論純度還是長度,都是沒法和路奎軍的羊絨比,人家絨毯廠收不收,還是得看質量。
這個時候社辦工廠也找上來,說是打算去首都找找銷路。
路奎軍也是義氣,帶著沈烈和社辦工廠,直接過去了首都絨毯廠,幫著他們介紹門路。
冬麥其實也是提著心,賣梳絨機掙的錢,差不多全都買了下腳料,如果辛苦半天賣出去,那全都賠在家裡,得是多大的心事啊。
不過也只是擔心下罷了,她想著,就算賠了,還有餃子館。
餃子館她下功夫做,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