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開始,好好告別 (第3/8頁)
劉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幸福的人。剛感動一會兒,我腦子裡就在盤算,之前按原價買了那麼多CD,真是虧大了啊。然後心裡立刻給自己一記耳光,告誡自己要知足,要學會感恩。
就跟所有的偶像劇情節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我沒那麼帥,當然她也實在不是女主角的樣子,於是劇情就被擱淺下來,一直到我大學畢業。
因為半價處理的原因,原本我只能買兩張專輯的錢便能買四張了。
曾經因為錢不夠,所以下手困難,每一張專輯都要精挑細選。後來由於資金充裕了,挑選專輯的時間也就越來越短,有時衝進音像店,隨便挑四張就付款走人。
現在再想起,覺得挺惋惜的。因為少而去珍惜,因為多而不在意,那時的自己也許根本意識不到,再過五年,或者十年、二十年,再記起大學的時光,那間音像店最深處的角落裡,一個少年揹著雙肩包,站在昏暗的燈光下,貪婪地閱讀著每一張專輯的歌名、封面文字,還有小小的註解。
他一直在想,如果未來自己有了作品,會起什麼樣的名字,用什麼樣的色彩,封面上寫哪幾個字……只有夢想,又無光亮的時候,總是把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然後暢想好一會兒,有了滿足感才依依不捨地放下。也許正是因為有過那樣的階段,所以之後真正能實現夢想的時候,便會格外珍惜。
她每天看我買那麼多專輯,就問我:“你是音樂系的?”我搖搖頭,她繼續猜:“搞藝術的?”我想了想,搞文字的算是藝術嗎?然後又搖了搖頭。她沒有繼續猜,有點惋惜地自言自語起來:“如果你是搞藝術的就好了,你太適合了。”
我問為什麼。她說:“你總是一個人看著專輯,在心裡自己和自己說話。”
“你怎麼知道我喜歡在心裡自己和自己說話?”
“你總盯著一張專輯的封面看,我一張報紙都看完了,你還沒看完,如果不是在自己問自己,難不成是不識字?當然還有一種是猶豫不決,因為沒錢。嗯,對,你要麼是搞藝術的,要麼就是沒錢。”之後她又補了一句,“其實搞藝術的,大都沒什麼錢……”
第一次聽她說那麼多話,真是句句有趣,忍不住多看了她兩眼,可惜智慧也並沒能讓她立刻變得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