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夢醒之後:散文在“戰鬥”與“閒適”之間 (第2/23頁)
孔慶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年底誤會》一篇只有一大段:
“教學者如扶醉人,扶得東來西又倒。”現代青年底誤解,也和醉人一般。你說要鼓吹主義,他就迷信了主義底名詞萬能。你說要注重問題,他就想出許多不成問題的問題來討論。你說要改造思想,他就說今後當注重哲學不要科學了。你說不可埋頭讀書把社會公共問題漠視了,他就終日奔走運動,把學問拋在九霄雲外。你說婚姻要自由,他就專門把寫情書、尋異性朋友做日常重要的功課。你說要打破偶像,他就連學行值得崇拜的良師益友也蔑視了。你說學生要有自動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規律,不受訓練了。你說現在的政治、法律不良,他就妄想廢棄一切法律、政治。你說要脫離家庭壓制,他就拋棄年老無依的母親。你說要提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他就悍然以為大家朋友應該養活他。你說青年要有自尊底精神,他就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不受善言了。你說反對資本主義的剩餘勞動,他就不尊重職務觀念,連非資本主義的剩餘勞動也要詛咒了。你說要尊重女子底人格,他就將女子當做神聖來崇拜。你說人是政治的動物,不能不理政治,他就拿學生團體底名義干與一切行政、司法事務。你說要主張書信秘密自由,他就公然拿這種自由做誘惑女學生底利器。長久這樣誤會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底進步還是退步呢?
全文除了首尾兩句,共由15個“你說……他就”的條件句組成,一瀉千里,不留餘地,如丈八蛇矛,鋒銳無敵。淋漓盡致地發揮出雜文的戰鬥功能。
《反抗輿論的勇氣》篇幅很短小:
輿論就是群眾心理底表現,群眾心理是盲目的,所以輿論也是盲目的。古今來這種盲目的輿論,合理的固然成就過事功,不合理的也造過許多罪惡。反抗輿論比造成輿論更重要而卻更難。投合群眾心理或激起群眾恐慌的幾句話,往往可以造成力量強大的輿論,至於公然反抗輿論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然而社會底進步或救出社會底危險,都需要有大膽反抗輿論的人,因為盲目的輿論大半是不合理的,此時中國底社會里正缺乏有公然大膽反抗輿論的勇氣之人!
一共六句話,句句相扣,完全以邏輯取勝,恰如一道九節鞭打下的深痕,讓人感到力可開碑。魯迅曾讚道:“獨秀隨感究竟爽快。”這一覽無餘的“爽快”中含有政治家的氣勢,卻少了些政治家的韜略。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921年7月,他還在《新青年》上發表《卑之無甚高論》,認為“中國人民簡直是一盤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懷著狹隘的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