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護短 (第3/5頁)
孟冬十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府隔壁,郡王的商隊天不亮就出了巷子,恰好讓我看到。”
住在郡王府隔壁?
花農們這才想起來,楚郡王不知道抽了什麼風,冷不丁搬去了百花巷,這蘇小哥……剛好住在那兒。
至此,不由得大夥不信了。
花農們議論紛紛,越來越多的路人被吸引過來,參與討論。
不過一個早上的工夫,楚靖趁寒潮收花,並派商隊去東北買麥種的事便傳遍了整個汴京城。
引起這場輿論風暴的蘇籬,卻是不言不語地抽身而出,深藏功與名。
***
事情的主角——楚靖,此時正在麗人軒的雅間裡,百無聊賴地看著一場猴戲。
演戲的不是別人,正是搶了他的功勞、賺足了名聲的趙義。
當初,楚靖將麥種買來,直接交給了司農寺。趙義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這個訊息,趁著早朝之時,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自請督農。
親王長子下地督農,這對皇家來說無疑是長臉的好事,史筆一記,司農寺臉上也有光,因此,皇帝絲毫沒有猶豫,當即應允。
趙義聽了幕僚的指點,親力親為地辛苦了一趟,不僅得了皇帝的誇獎,還贏了名聲,可謂是春風得意。
在身邊人的攛掇下,他趁機邀了些朝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在麗人軒小聚。
麗人軒位於東大街與御街相交的路口,西邊是開封府衙,北邊是樊樓,南邊是城關碼頭,對角處便是州橋。
因著地利優勢,麗人軒迅速發展成內城最大的瓦肆,勾欄院內只做明面上的生意,風評向來不錯。因此,不乏當朝官員在此包場宴飲。
趙義得了便宜,也不再介懷楚靖的郡王身份,同官員們推杯把盞之際,也偶爾分出神來招呼他一下。
楚靖依舊是那副懶洋洋的模樣,除了吃菜飲酒,便是同花娘們調笑,看在諸官眼中便覺得與趙義差距頗大。
楚靖哪裡看不出眾人的心思?他不僅半點不生氣,反而覺得十分好笑。
麗人軒的花媽媽頗有些憤憤不平——沒有我家主子,你們哪裡吃得上樊樓的酒席、喝得上麗人軒的香酒?一群瞎了眼的東西!
是的,和樊樓一樣,除了自己人,沒人知道麗人軒背後的東家是楚靖。
楚靖眯著眼,剛好捕捉到花媽媽眼中一閃而過的不憤。他笑眯眯地招了招手,聲音不高不低,“花媽媽,過來。”
花媽媽一愣,連忙裝作一副並不熟悉卻又過分熱情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