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2/6頁)
蘇景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楊敬堯的入獄,咸寧帝就像被激怒了的獅王,開始毫無理由地頻頻打壓大皇子一派,所有進言立儲的摺子全都留中不發,將父子兩人的不睦徹底擺在了明面上。
文華殿裡,又有一沓摺子被狠狠擲到了地上,咸寧帝怒極痛罵:“朕還沒死,這些人就想著擁立新君!李忱能給他們什麼?能給他們權勢還是榮華?”
謝琢和眾人一般跪在地上。
年邁的獅王已經籠絡不住人心,年輕的皇子未來坐在龍椅上的時日還長,聰明的人,都會往前看、往遠看,知道該依附、該討好的人是誰。
“延齡。”
謝琢回答:“臣在。”
咸寧帝的聲音裡是遮掩不住的疲倦,他看著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的謝琢,突然問他:“你如今被借調到了大理寺,前幾日怎麼突然回了天章閣?”
說完,一雙銳目不顯渾濁,盯著謝琢的神情,似是有所懷疑。
謝琢回想片刻,答道:“回稟陛下,臣在大理寺負責整理舊案卷宗,其中有一個案子,大理寺的卷宗與臣印象裡《時政記》中的記錄有出入,臣擔心負責編修的《實錄》內容出現差錯,於是才急忙入宮核准。”
咸寧帝不動聲色:“哦?是哪個案子?”
“十七年夏,前吏部侍郎祝明之被彈劾與嫂之婢女私通,並生下私生子,因此,祝明之被貶撫州。①舊案卷宗上畫押的是大理寺少卿董槐,但我印象中,《時政記》記錄的是此事乃侍御史田公亮主審。”
“原來是這件事。”
咸寧帝研判地看著謝琢,吩咐,“高讓,你跟延齡說說。”
高讓笑眯眯地接話:“這事大理寺卷宗和《時政記》都沒有錯,事情也簡單,最初確實由侍御史主審,不過臨到最後,他突發心風之疾,告病了,此案便由大理寺少卿接手,所以在末尾畫押的也是這位董少卿。那時謝侍讀尚未入仕,所以可能不清楚。”
謝琢拱了拱手:“勞高公公解惑。”
咸寧帝看不出是否相信謝琢的說辭,誇了句:“延齡年紀不大,做事很嚴謹,不錯。”
接下來的幾天裡,楊敬堯通敵一案好似陷入了某種僵局,沒有任何新的進展。反倒是因為咸寧帝與大皇子的矛盾,官員變動很是頻繁,令不少人提心吊膽,害怕被殃及。
謝琢回到住處,一邊鋪開宣紙練字靜心,一邊思索如何才能打破現在這種相持的局勢。
聽見葛武的敲門聲,謝琢沒有抬頭:“把藥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