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第2/4頁)
元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否是有人在背後故意而為。
畢竟梁妃曾跟溫月聲有仇,梁家上下幾乎算得上是都葬身於溫月聲之手。
他們對視未言,但心底都一清二楚。
殿外重新安靜下來,早朝將要開始,許多人皆整理了自己的衣袍,等待太和殿的大門開啟。
可這大門還沒開,便已有訊息傳了過來。
思寧郡主已應下回京之事。
這事一出,滿朝譁然
。
其實早在皇帝有意召溫月聲回宮時,便有許多臣子站出來反對,但因皇帝執意如此,他們也只能作罷。
原想著以溫月聲的性格,在邊疆戰事未平息之前,必定不會回京,一切尚有迴旋的餘地,他們還可以繼續上奏,請皇帝收回成命。
哪知溫月聲竟然應下了。
她這一應,直接讓早朝炸開了鍋。
當日,無數臣子站了出來,從邊疆禍起之事說起,到了二十年來的恩怨,並著眼下整個的局面梳理,道昊周求和乃是狼子野心。
在好不容易得勝的前提下,決計不能中了對方的奸計。
又有人手握無數訊息,知曉溫月聲自入邊疆之後,所做的所有事蹟,從珞城到源城,還有那玉王鎮令人心驚的屠宰場,和陲溪鎮內的獨身換得一鎮百姓。
殺五大名將,毀三大部族,揚大徽士氣。
邊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全都因為溫月聲鎮守,如今要她說回就回,根本就是置邊疆的無數百姓於不顧。
未有這勒令回京的一事還好,許多人只知道溫月聲立功無數,不清楚具體事由,而在今日早朝之後,其在邊疆的所有事蹟,都將傳遍整個大徽。
也有少部分人道,這些事情皆是在大徽將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並非溫月聲一人的功勞。
甚至還有人被短暫的勝利衝昏頭腦,說出乃是大徽軍隊了得,換個將領也一樣的話來。
這話一出,當如同捅了馬蜂窩。
無數人跳出來反駁怒罵,王進之一把年紀,更是指著對方的鼻子罵:
朝堂之上吵得是不可開交。
近乎於大半的臣子都站了出來,反對溫月聲回京。
可不知為何,往日對於多半數建議,都會採納的皇帝,始終都未有開口。
甚至在臨下朝之前,都不曾提及。
如今的情況下,皇帝對於昊周求和之事不可信,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而一定要讓溫月聲回京,所為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