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是不要臉到令人髮指啊,她一向以為皇帝是個冷酷且堅定的人, 沒想到竟是個傻子!昨兒夜裡一張雷公臉, 打死也不承認他派人摸走了她的印, 直到兩個時辰前也還是一口咬定不知印章的下落, 怎麼這會子又拿出來了?是良心發現了?還是不願意鬧得一天星斗, 讓太皇太后著急?
宮裡兩個月的吃癟生涯, 教會了嚶鳴萬事要做兩手準備。那枚“萬國威寧”太要緊了,比她的性命更要緊,她那天交代松格把印縫進衣角,當時的確沒有思量太多。後來夜裡靜心一琢磨, 不成, 皇帝既然知道有這枚印章在, 必要拿此做文章。因為他實在太缺德了,所以她必須在他發難前挖好一個坑讓他跳進去,否則這五天多難熬!
坐在桌前, 攤開了雙手, 其實她同海銀臺還是很相配的, 海銀臺會製作燙樣, 她會篆刻印章。
納公爺對於子女的教育可算一視同仁, 府上有專為女孩兒準備的西席, 從四書五經到裝冊刻章, 甚至連造紙她們都學過。嚶鳴那時候旁的將就, 唯獨篆刻做得極好, 不論是大篆小篆還是金文戰國, 只要有印石和刻刀,她都能照原樣拓下來。
這個玉石龜紐印,要做贗品其實並不難。她找到了董福祥,他常出宮行走,不說找到完全類似的印石,有個六七分像,她就能有法子矇混過去。
董福祥畢竟是收了納公爺好處的,況且淘換印石刻刀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兒,完全不足掛齒。他花兩柱香的工夫上琉璃廠轉了一圈,足給她淘換了十來塊差不多顏色的玉石,當然論質地定是沒有御用的好,他說:“姑娘先使著,倘或覺得不好,我再給您想轍。”
於是接下來的兩天,嚶鳴都在費心打磨這面印,每一處都是照著真品一絲一毫地拓。但畢竟是英宗皇帝的御賜,也不敢分毫不差,於是在龜紐的背花上有意留下一點瑕疵,回頭皇帝萬一拿她仿製聖物做文章,她也好有說辭。完工後兩面印章放在桌上,讓松格辨認,松格看了半天,“差不多,分不出真假來。”
要分還是分得出來的,嚶鳴拿起真印就光看,那玉是有紋理的,點點如飄雪。假的不過是最尋常的玉石材料,不及真品通透,分量也比真品略輕。不過這面印是太皇太后珍藏,皇帝也未必見過幾回,他又心高氣傲,以為天底下沒人敢糊弄他,人一旦自大,就容易受騙。
兩方印,藏了兩個地方,一方在她荷包裡,一方縫進了衣角。頭所有耳報神,她有意關著窗囑咐松格,讓她把針腳縫密實些。松格噯了聲,在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