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點子出息!
太皇太后簡直要不認得這個孫兒了, 一個登基十七年的皇帝, 開了竅之後怎麼變得這樣, 這股子心口不一的勁頭,到底隨了誰?先帝和孝慈皇后可都不是這樣的,他如今是又彆扭又矯情,朝堂上那麼說一不二的聖主明君,到了自己的婚事上竟婆婆媽媽患得患失, 實在叫人哭笑不得。
可也不能怪他,太皇太后暗自思量,其實他也不容易。他比不得其他孩子,別人六歲的時候還纏著奶媽子要奶吃呢,他那時候爹媽都不在了,只有一個半道上接手的太后和她這個老祖母,祖孫三代相依為命。六歲啊, 太和殿的髹金龍椅又大又冷, 四面不著邊, 他要一個人坐在上頭, 面對皇叔們的咄咄相逼。他沒有說不願意的資格,更沒有撒嬌的資格, 他像是一跺腳就長大的,缺失了正常孩子天真撒歡的年紀, 彷彿他生來就是十八歲。
拔苗助長哪能是好事兒呢, 但在他們當下那個處境, 不得已而為之。皇帝的性格形成於日復一日的政治傾軋下, 所以他敏感、隱忍,且脾氣不佳。太皇太后原想著找見嚶鳴這樣的姑娘,心思不窄又耐摔打,至少在受了他的窩囊氣後懂得自我開解,能在後位上長長久久坐下去。可沒想到倒把皇帝給震住了,讓她在有生之年能看見皇帝接了地氣兒,有了人味兒,於這上頭來說,嚶鳴算是大功一件。
太皇太后已經分不清究竟是自己在催著皇帝下立後詔書,還是皇帝在同她使勁兒以退為進,橫豎這回立後是必然的了。她只是覺得可樂,剛才還一口一個要讓人家出宮,這會子怎麼又愁是不是閏六月了?
老太太裝模作樣扭身傳外頭:“米送,讓她們把黃曆找來我瞧瞧。”
米嬤嬤很快就把厚厚一本冊子送了進來,太皇太后隨意翻了一下,“我的眼睛不成了,連字跡都瞧不清。”一面說一面向皇帝遞過去,“你自己看吧,頭前兒定孝慧皇后奉安山陵的日子時,倒像曾經看過的,只是時候一長就記不得了。你再看一回,這麼要緊的大事兒,千萬馬虎不得。”
皇帝聽了果真仔細翻閱起來,太皇太后和米嬤嬤相視而笑,心裡直呼阿彌陀佛,可怎麼了得,開了竅反倒孩子心性兒起來,往常多早晚見他這麼在乎過後宮的事兒!
“女人吶,只要出了閣,心也就定下了。她和海家哥兒有婚約在先,她惦記故人是她念舊情兒,要說讓她進宮當皇后,她揀了高枝兒就翻臉不認人了,這樣的姑娘咱們還不敢要呢。”太皇太后笑眯眯問,“瞧真周了嗎,可是閏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