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日落碧山廬 第二十六章 針鋒相對 (第2/3頁)
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置好了,我可不像李隆符那個傻瓜,帶著幾個人就敢幹逼宮的事。如今小丫頭已經中了我的調虎離山之計,只怕還在那裡琢磨李隆昌是怎麼死的,至於那個姓劉的則在她身邊陪著。五內所都已經被我牢牢把持了,還怕什麼有的沒的?我爹當初雖然死的早,可還是給我留下了不少人脈。老太婆。要怪就怪你這些年只知道耍弄那些手段!”
他冷冷迸出了一句話,旋即便大步朝慈壽宮大門走去。見此情景。那兩個漢子只能緊緊跟上。眼睛不住往四周瞟,找尋著萬一有所閃失可能用來逃遁地後路。
進了那扇門。立刻便有一箇中年太監迎了上來,滿臉堆笑地行禮之後便低聲嘀咕道:“奴才已經按照大公子的吩咐,把能支使出去的人都支使出去了,餘下地人被小人鎖在偏殿的一個屋子裡,已經點起了安神香,大約就是天塌下來他們也暫時沒法醒過來。如今就只有暖閣中奴才沒法進去,但想必以大公子地本事,必定手到擒來!”
這下子,兩個漢子再也難以掩飾心頭震驚,這慈壽宮可以稱得上是鐵桶一般水潑不進地地方,居然也能讓這一位安下坐探!而陳非驚對此卻只是微微一笑,若無其事地解釋道:“老太婆疑心病太重,這裡用的大多是家中舊僕引見進來地人。我爹好歹也是當初的家長,這些人心向我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他一面說一面自顧自地往暖閣行去,走到門口卻忽然停了下來,然後大笑著推開了門:“姑姑,你不孝的侄兒來探望你了!”
諾大的暖閣中只坐著徐瑩一個人,見到有人進來,她只是微微皺了皺眉,卻沒露出多少驚詫的表情,彷彿是早就料到有這一遭。她定睛打量著面前這個帶著面具的男子,心中想起了昔日那幾次見面,心中不禁有一種奇妙的感受。
“陳大公子,真是久違了。”
對於徐瑩的鎮定,陳非驚心中微微一驚,但旋即又恢復了胸有成竹。先帝李隆運只是策劃了短短三年,而他卻不一樣,自打當初那一天開始,他就在無時不刻地尋覓復仇良機,甚至在北疆找到了一個盟友。要不是因為女兒身邊的那個丫頭,他甚至動過引契丹人入中原的念頭。
家都早已沒有了,國又算得了什麼!他父親當初為了家國馬革裹屍命喪沙場,結果又如何,家裡的妻兒就為此過上好日子了嗎?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公理,只有強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徐尚宮,多年不見,你還是和當初一個樣子。”他的口氣中夾帶著幾許譏誚,但表情卻被面具死死遮住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