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科舉 (第1/3頁)
陳喵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家壟斷了文化,天下讀書人,大多出自世家,儘管現在紙質書籍在推廣,讓書不再成為奢侈品,但目前能識字的人,就算不是世家的,也和世家有關。
曹操是拉攏了一批寒門,但也只是暫時解決問題,以後寒門發展起來,勢力越來越大,早晚也會變成世家,這彷彿是一個繞不出去的死迴圈。
世家這個群體,對這個時代的統治者來說,想要捨棄,又不能完全捨棄。
“文政如何透過書籍,改變這一現狀?”
曹操想要的是,自己的統治不能被其他任何人限制,特別是現在的世家勢力。
郭泰說道:“未來的十年內,魏公選官的首要就是從寒門裡面選拔,利用書籍,宣揚魏公對書籍的貢獻,拉攏寒門進來,讓他們擺脫被世家限制的命運,在朝堂上,形成寒門和世家對峙的局面。”
“用寒門來牽制世家固然是好,但給寒門足夠的時間發展,最後還是會變成世家。”
曹操擔憂地說道。
“魏公說得對,寒門治標不治本,但我說的是十年之內的計劃,甚至不用十年,也許五六年,就能將這個局面打破。”
“我建議魏公把察舉制摒棄,換一種全新的,讓世家無法佔據主導的選官制度。”
郭泰繼續說道:“但這個全新的選官制度,會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書籍和紙張,還要在全天下推廣教育,大規模地製造有能力的,可以治國理政的讀書人。”
“這樣真的可以實現嗎?”
曹操聽著就感到很厲害的樣子,但往自己所認知的去想,又覺得不太可能。
這個未來的藍圖,已經超出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以他所瞭解的實際情況來看,很難落到實處。
曹操又問:“文政打算怎麼做?”
“先恢復太學,讓寒門之中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太學學習,如果士族想要進太學也可以,但門檻設定得很高,未來幾年的官員,暫時從太學裡面選拔。”
“但是並非所有太學生,都能當官,除了考究人品、性格,還需要進行最關鍵的一項,就叫做考試。”
郭泰又說道。
“何為考試?”
這個名詞,曹操聽起來很陌生。
“我們出一份關於治國理政,或者詩詞歌賦等的問題,印在一張紙上,把太學生集合起來回答,選出裡面回答最合理,成績最高的人來當官,這就是考試。”
郭泰簡單地解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