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沒人再敢吱聲。
他離開族人生息的地方,按照副卷的記載一路尋訪,在冥月山脈深處找到了“開天院”的遺址。
生在曦原的呂桐,總認為世界就是那樣的,所看到的,都是理所當然存在的,當他在衝雲山初見那座遠古宗門時,也就是感嘆它的高大雄偉。
到了“開天院”,眼前所見與聖宗又有不同,那時他還只認為是建築風格不同罷了。直到後來他離開曦原踏入世間,方自覺得“開天院”竟然是一派光怪陸離的異世景像,與當世之景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然而他在開天院翻遍所有的典籍,也沒有找到那部“開天神典”,冊籍中只記述院中確有這部神典,但沒有記載它最終的去向。
他在查閱時,發覺開天院的確如聖世光明神典副卷記載的那樣,他們似乎並不看重修真之法,而是以工法與數理另闢蹊徑。
他悉心研讀,漸漸對工法與數理有了基本的概念,覺得它們所構架的文明與他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不同,從中也看到了修真之外的另一個世界。
修真的世界,是以人族的自身為中心,透過對天地法則的感悟,從而獲得或駕馭天地的力量,但是凡人受自身先天條件所限,能修行者,萬中無一。
而工法和數理則不同,它完全拋開這個限制,反以天地自然為中心,透過對自然法理的認知與研論,創造外物並利用外物的輔助,從而獲得或駕馭自然界的力量。
大體上來說,兩者道殊同歸,但後者似乎更具普遍性,也就是說在理論上,工法與數理可以讓每一個凡人都可以擁有修真者一樣的力量,可以像修真者一樣,擺脫天地桎梏,縱橫世間。
但兩者誰能走得更遠呢?這是工法最後的疑問,當然這也是呂桐的疑問。
誰能走得更遠,暫且不論。
也許是因為他已修至混元境,難以捨去這一身通天修為,他認為世間修凡兩界的秩序還是應該存在的,如果像開天院那樣,修凡不分,天下豈不亂了套?
工法與數理的奇妙與威能,呂桐是不能否認的,甚至認為它作為一種普世的文明,更有存在的意義,畢竟能修真的人很少,比如,他的那些族人,受先天條件限制,就無法能踏上修真之路,但可以利用“工法”活得更好一些。
不過,他也看出來了,這種文明遠不是單一個體能構築起來的,所以無論日後怎樣,他都要把這種普世文明帶給他的族人。
為此,他在開天院參研了二百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