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告別圖騰 法治羅馬 (第2/2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亂成一團。尤其是國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由感。因為當他們需要安全的時候,有法律保護;需要自由的時候,又公私分明。
國家的功能,被羅馬法成功地體現。羅馬作為國家,又豈能不成功?
明確界定“公私兩權”,合理處分公權力和私權利的法典,叫《民法大全》。它是由東羅馬帝國來完成的。那個時候,中國是南有南梁,北有北魏;歐洲則兵戎相見,烽火連天。這不能不讓人感慨系之!是啊,羅馬人似乎天生就有法律頭腦和法律興趣。他們竟然想出這種辦法,來管理那龐大複雜的國家,而且在只剩下半壁江山時還樂此不疲。
法治,也許是羅馬的秘密所在。[6]
當然,法律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沒有羅馬軍團的鐵蹄,這一切都可以免談。羅馬,其實就像法國畫家熱羅姆筆下的共和政體:壯碩的女神左手拿著橄欖枝,右手拿著鋼刀,身後是一頭隨時都可能怒吼的獅子。
但,這跟圖騰又有什麼關係呢?
[4]迦太基(QRT HDST),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與羅馬隔海相望。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前6世紀,迦太基開始向非洲內陸擴充套件,並開始稱霸西地中海,與希臘分別控制著地中海的西東兩邊。最後因在三次布匿戰爭(Punic Wars)中均被羅馬打敗,而於公元前146年滅亡。羅馬人摧毀迦太基之後,在公元前122年便建立新城殖民於原迦太基城廢墟領土之上,公元前29年羅馬將迦太基設為非洲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
[5]西羅馬帝國亡於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亡於公元1453年。
[6]德國法學家耶林說過,羅馬人對世界有三次征服,第一次用武力,第二次用宗教,第三次用法律。法律的征服是最持久的。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3Z92X.jpg" />
據19世紀法國畫家讓·萊昂·熱羅姆作品重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