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國公子馮武裝送回宋國即位,即宋莊公。
但鄭齊魯同盟的魯國和齊國,同樣肩負維護周王朝禮法的重任,擺平了鄭國,難道不用擺平魯國和齊國麼?
宋國人繼續行賄,連鄭國的親家陳國也得到了大把好處。
宋國人將家裡的寶貝都用上了,用了多少錢我們真的不知道,反正這一輪行賄下來,宋國的國庫基本是搬空了。
其中對於魯國,居然還將國之重器郜鼎拿了出來。
魯桓公看著這個郜鼎,那個激動啊,急命人搬進魯國太廟。
魯國太廟,那是祭祀周公以來歷代魯國國君的宗廟,見這位年輕的國君如此急不可耐將郜鼎運進太廟,眾人議論紛紛。
顯然,把禮儀當成第一要務的魯國人是看不慣魯桓公這個舉動的。
這個郜鼎雖然珍貴,但本來便不是一個值得誇耀的東西。
因為這算是贓物,是宋國人強行從自己的附庸國郜國那裡奪來的。
郜國,原本是一個姬姓伯爵中原諸侯,春秋初期便淪為了宋國附庸。
按理,宋國作為郜國的宗主國,理應保護好郜國,結果卻把人家郜國的傳國重器郜鼎,給保護到了自己家裡。
這什麼意思?
這意味著郜國已經被滅了,因為不再有人祭祀郜國列祖列宗了。
郜國原來是一個姬姓伯爵,周文王第十一子郜叔封國,在今山東省成武縣。
春秋初期,郜國成為宋國附庸,後被宋國所滅,成了郜邑。
公元前713年,齊、鄭、魯三國聯合討伐宋國,宋國大敗。
戰後,鄭莊公將取得的宋國重鎮郜邑讓給魯國。
這一次,宋國為逃脫中原諸侯對宋國的討伐,對鄭、魯、齊、陳等國予以重賄,將郜鼎給了魯國。
魯桓公大喜,魯國中有一部分人卻很不高興。
魯國上卿、司寇臧孫達當即上書表示反對。他的這次諫言也算是青史留名了,文章很長,我們也就不轉載了,中心思想是這樣的:
作為國君,應揚德行而阻邪惡,從而成為百官表率。其實這樣還不夠,還要擔心不能犯錯,這才可以彰顯美德,成為後世子孫榜樣。
一切都是有規矩的,一切規定都是有用意的。只有上下都按規矩來,才會體現禮法的嚴肅性,群臣百姓才會敬畏,從而不做違反禮法的事。
但現在你國君居然不講德行卻宣揚邪惡,把人家賄賂來的東西當寶貝放在太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