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子翬。
他只是為了讓即將親政的公子允去做這個人情!
既然兄弟馬上要親政了,那就讓兄弟去履行這個重要人事任命職責吧。
他甚至本可以依公子翬所言,殺了即將親政的公子允,那自己就可以穩穩地當上正式國君。
但他不幹!
甚至,他已經給了投至魯國的鄭國尹大夫以封邑、官位,沒有必要再去堅守那個為尹大夫祭祀鍾巫之神的諾言。
但他一直堅守這個諾言,離開魯宮,最終因為安保力量不夠,使惡人的弒殺計劃輕易得逞。
我們看看魯隱公的外交吧。
對於中原新貴鄭國,魯國一開始與鄭國也是敵對的,這便有了前面的魯惠公時期魯鄭狐壤之役。
魯隱公攝政後,他是延續了魯國的對鄭政策。這便有了宋衛集團組織五國聯軍伐鄭時,雖然魯隱公不打算介入這種江湖紛爭,但對於公子翬私自調動軍隊參加聯軍,魯隱公並沒有追究責任。
但魯隱公敏銳地感覺到了鄭國已經成了中原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他迅速調整了對鄭外交方針,積極與鄭國和解,並一舉加入了鄭、齊同盟圈,最終形成了當時最強大的一個軍事集團鄭齊魯同盟。
對於傳統大國宋國,魯隱公本是積極靠攏的,一直以來便在同一個圈子裡。
他甚至不惜教訓自己的附庸國邾國來示好宋國。
可惜宋國太驕傲了,對魯國這一示好根本不予理睬,這使魯隱公徹底斷了與宋國的關係。
加入鄭齊魯同盟後,魯隱公積極參與鄭國主持的三國伐宋,勝利後得到了宋國三邑,為魯國獲取了大把的利益。
對周邊的小國,如滕國、薛國、莒國、紀國等國,魯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他在攝政的第二年就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紀國國君。
總體上,魯隱公為魯國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
他透過積極解決周天子糧食危機,使魯國重新煥發了一個大國形象。
可以說,魯隱公攝政11年,做了大量有益魯國的事。但在魯隱公心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親兄弟公子允。
因為,魯國是公子允的魯國,自己只是在公子允成人之前,幫助他打理一下而已。
為了公子允,他甚至以極其低調的形式,以庶母之禮辦理著自己生母的喪事。
因為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攝政國君,而不是真正的國君。
他還不惜被當時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