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狼嚎,豈非太不懂得生命的真諦?[2]
這可真是看透了死亡。
死亡即大限。看透了死亡,也就看透了人生。
也許,這又是對楊朱的繼承。
楊朱說,天下萬物雖然生態各異,但終有一死則完全相同。活十年是死,一百年也是死;仁者聖人要死,惡棍傻瓜也要死。活著時是堯舜,死了是腐骨;活著時是桀紂,死了也是腐骨。腐骨跟腐骨,有什麼區別?[3]
好嘛!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下面的結論也順理成章:
既然難免一死,那又何必糾結。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所以,你死了我可以哭,也可以笑,還可以唱歌。我死了也一樣。因為我的人生與你無關,你的人生也只屬於你自己。我們各人過好各人的吧!
但,既然終歸要死,那又何必活著?
這得想想。
楊朱的回答是:既然有了生命,那就只能活著,還得好好活著。這就叫“且趣當生,奚遑死後”——過好當下每一天,別管死後怎麼樣。
那麼,什麼叫好好活著?
或者說,人活著,為什麼?人生一場,幹什麼?
對此,先秦諸子也有不同的態度。這些態度,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只不過,他們有的是發表宣言說給我們聽,有的是身體力行做給我們看。
先看孟子。
[1]見《莊子·秋水》。
[2]見《莊子·至樂》。
[3]見《列子·楊朱》,下引不注者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