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約束嚴格些,不說明白,怕是母子相隙,產生更大的隔閡了。

朝中的大臣們,會不會因為小皇帝親事農桑而上奏,對小皇帝的言行舉止,指指點點?

會,一定會,而且是所有人,就連張居正也有可能會反對。

皇帝是天生的貴人,春天祭祀句芒的時候,象徵性的扶一下犁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讀書,要學習四書五經,要做一個符合他們標準的好皇帝。

大明,禮教森嚴。

羅拱辰跑斷了腿,四處求爺爺告奶奶,要對洋船收稅,這稅又不是收到他羅拱辰的手裡,是給國帑,是給內帑。

月港市舶司又不是隻有他一個海防同知,光是都餉館就有三位海防同知,還有都餉內官、澄海縣令、福建巡撫、巡按、福建稅課司大小主事盯著,羅拱辰收洋船的稅,落到自己口袋裡的能有多少?

羅拱辰是在給朝廷創收。

就辦這件不損害任何大明人利益,給朝廷創收的事兒,朝中都是反對者居多,國之九經修文德以柔遠人。

小皇帝居然要親事農桑,朝臣們一定會上奏言事。

這裡面還涉及到了農學和儒學之爭。

農學主張“君民共耕”和“收穫均分”,君民共耕,就是君王親自參與農事,而收穫均分,意思是所有收穫要均勻的分給所有人。

收穫均分在先秦的生產力是絕不可能達到的,類似於理想國、大同世界的政治理念。

而君民共耕,這個更是被儒家聖賢——孟子,親自駁斥過的觀點!

《孟子·滕文公上第四章》詳細的記錄了孟子如何親自跟農學陳相,辯論君民共耕的問題,以孟子壓倒性優勢獲勝,當然這是儒學的單方面記載,農學早已失去了道統。

這都先秦時代的故事了,大明儒生們,還會拿著先秦時代的爭執來爭辯明朝的道理嗎?

這不是拿著前朝的尚方寶劍,管大明朝的皇帝?

儒學士們,還真的會。

因為儒家是一個極其崇古的學說,儒學士是一個極其崇古的集體,群臣上奏,最喜歡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法三代之上,一張口,就是堯舜禹如何如何,似乎不如此引用一番,就顯得自己沒學問一樣。

皇帝親自種地,那天下的肉食者們,豈不是人人都要種地?

這打的就是儒家大聖人孟子的臉,打的就是天下儒學生的臉。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

李太后是不懂學問,但是她懂大臣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朕真的不務正業

朕真的不務正業

吾誰與歸
萬曆元年正月十九,萬曆皇帝朱翊鈞,打量著面前的鐵三角。第一位盟友面相頗為和善,她是大明的太后。第二位盟友只是個太監,他的職責是磕頭。第三位盟友就是個權臣,他看..
武俠 連載 8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