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時期讀《鼠疫》 (第2/4頁)
馮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個影響是流放之感。”
也涉及通訊,當時沒有GSM,用的是電報,相當於現在的簡訊:“人們長時期的共同生活或悲愴的情緒只能忽促簡短地概括在定期交換的幾句現成的套語裡,例如:‘我好,想你。疼你。’等等”。
也提及廣州:“七十年前於廣州,在疫情蔓及居民之前,就有四萬只老鼠死於鼠疫。不過在1871年人們尚無計算老鼠的方法,只是個大概的數字。”
也有人搶購,有人囤積居奇,有人酗酒(因為有人號稱“醇酒具有殺菌效能”),有人吃薄荷糖(“藥房裡的薄荷糖被搶購一空,因為許多人嘴裡都含著這種糖來預防傳染”)。也放長假,也隔離,也涉及警察和軍隊。貿易也停頓(“所有店家都關著門,但有幾家門口掛著‘鼠疫期間暫停營業’的牌子”),旅遊也完蛋(“瘟疫結束後也還得過很長的時間,旅客才會光顧這個城市,這次鼠疫摧毀了旅遊業。”),男女也糜爛(“有一些年輕男女招搖過市,在他們身上可以感覺到在大難之中生活的慾望越來越強烈。”)。
如果一切都相似(當然這是不可能的),第二年一月二十五日,“省裡宣佈鼠疫可以算是結束了。”“在二月的一個晴朗的早晨,拂曉時分,城門終於開放了。”
據說,《鼠疫》可以從多種角度閱讀(就像現在的非典,也有電視裡“白衣天使”版,經濟觀察“走向健康國家”的泛政治版,以及21世紀經濟報道“天佑華夏”的神鬼版),甚至讀出存在主義六個要義中的五個。不知道為什麼東西一出名,就變得複雜起來。美國緬因州大筐秤的龍蝦到了“順風”要一蝦三吃、四吃、五吃。街頭晃起來的姑娘混成蘇小小,要講究“四至”、“五欲”、“七損”、“八益”、“九氣”、“十動”、“七十二式”。我討厭複雜,特別是人為的複雜。龍蝦還是生吃,比粉皮鮮美。上床還是臉對臉面對面,不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名著也一樣。《鼠疫》我只讀出了兩點:
1. 死亡威脅下的生活。加繆的描述冷靜、科學、乏味,好像醫生寫病歷:“昏睡和衰竭、眼鏡發紅、口腔汙穢、頭痛、腹股溝腺炎症、極度口渴、譫語、身上有斑點、體內有撕裂感,脈搏變得細弱,身子稍微一動就突然斷氣了。”
2. 無可迴避的災難和在這種災難面前,人的無助、智慧、忍耐。
這兩點,突出表現在貝爾納•裡厄和帕納盧神甫的對話和交鋒中。這種吵嘴和臭貧對我有莫大的吸引力,類似的還有《紅樓夢》開始三